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四、政治副產品:外僑

字體:16+-

北京長期作為帝製統治核心的京城所在地,常出於權力分配或妥協的政治考量,而孕育出某些特權階級;其既依附政權之起而興,也隨政權之落而衰。清代的旗人在民國之後的迅速沒落,即見證政權/政治對特權階級經濟與消費生活的深遠影響。[192]北京旗人到故都時期,更多淪為貧戶或無業遊民,做著如人力車夫這類出賣勞力、提供服務的苦工。[193]相對地,另一群身份特別的北京住民——外國人——則屬近代中國與國際社會互動的產物,在20世紀之後逐漸成為北京城中另一群特殊階級。北京的外國人與旗人,同屬特定時空下的政治副產品,不過二者一洋一中,一新一舊,且在民國時期一起一落,適成鮮明對比。雖然民國時期的北京數千名外僑人數,與前清眾多旗人數量完全無法相提並論,這群生活習慣與消費形態有別於華人的外國人,尤其是西方人士,確實刺激北京城市消費產生新風貌,且在遷都後,仍繼續扮演“量少質精”的重要消費者與新式娛樂消費的催生者角色。

(一)從東交民巷說起

近代北京雖然不像上海、天津與廣州等開埠都市,在清末因戰敗而被迫劃定租界供外人居住,卻存在特殊的使館區,即赫赫有名的東交民巷。東交民巷最初在元代稱為江米巷,為介於正陽門以東、崇文門以西,南到正陽門與崇文門之間的城牆根,北邊達東長安街。到明代,這兒成了各國朝貢外人、國內少數民族、各地商人與學生聚集之處,其名也衍變成“東交民巷”,意指各民族交流之處。[194]經過明清兩代,東交民巷逐漸成為中外人士雜居,國家衙署(包括工部、翰林院、詹事府等)、皇室宮府(如肅王府、鎮國公府)、大臣住宅(如大學士徐桐住處)與外國使館共處的特殊地區。[195]大致而言,19世紀60年代之前,東交民巷尚屬中國人民與外國人民友好往來的處所。但在19世紀60年代英法聯軍借修訂條約之名義進攻北京後,英法強據東交民巷中原屬皇族的王府,其後,美、日、比、德與俄國,也分別以“利益均沾”的理由,在東交民巷設立使館。東交民巷的外國勢力不斷擴張,各國使館區皆設有數十名武裝衛兵。[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