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三、青年生力軍:學生

字體:16+-

(一)以量取勝的新生代

若說文人學者是國都南遷後的北平消費新中堅,人數眾多的中學與大學生,便是深具潛力且充滿生氣的消費新生代。一來為數頗巨且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子,生活開銷全在北平,二來此時北平經濟疲弱,學生遂成為提振城市各業消費頗具分量的消費族群。[122]北京原即全國教育中心,“學校之多,甲於各地”[123]。到故都北平階段,尤其30年代前半期,各級學校教育持續發展,與文化教育事業有關的各類經費,總數相當可觀:

有人屈指算計,每年中央匯來的北平教育文化費是四百餘萬,加上經華燕京協和等等特殊財源以及其他零碎的學校機關,每年怕不要一千萬。大中小學學生以十萬人計,每人以一年消費一百元計,兩下合起來,北平市麵因教育事業而流通的金額,總在二千萬元以上。這不能不說是北平的生命線。[124]

這段瞿宣穎的敘述,雖隻是片麵粗估,卻多少透露北平教育界與城市消費的緊密關聯。時任商會主席的冷家驥,在1935年中旬向記者表示,“平市自國都南遷後,以一般商店,賴以支持者,僅為平市之教育中心,以及各省來平求學之少數青年而已”[125]。國都南遷後,北平的學生人數曾一度下降,但隨之又回升,到20世紀30年代之後更形驟增。[126]根據北平市府針對北平城郊各區中等及初等學校的調查統計,1933年(大學除外)的學生人數共68290人。[127]到1934年初,北平學生總數更達83360人,居全市各業人口(農、礦漁、工、商、軍警業及自由職業)第三位,僅次於商業與工業人口。[128]1935年末,《大公報》社評曾指出:

自國都南遷後,平市之維持,首賴教育。試僅計中學以上學生,當不下三萬人,全體生活消費,不下一千萬元。公私各校經費,及聯帶存在之文化相關經費,合計亦當在千萬以上。況各省人居北平者,多為子女教育便利之故,往往有供職他省,而住眷平市。若學校不能維持,此等民家,皆將他適。是以直接間接,教育界所消費於北平之金錢,年不下數千萬,此乃平市養命之源也。[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