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二、城市新中堅:文人學者

字體:16+-

對素來享有權勢與財富的上層權貴而言,遷都之舉象征北京從尊貴國都淪為落寞故都的巨大挫敗,北平對他們的吸引力,隻剩下生活便利與物價便宜。因此,隻要華北局勢生變,他們便易如驚弓之鳥般四處逃散,或遷至南方,或避居天津租界。相對地,主要任職於教育界、學術界及出版文化界的文人學者,對遷都的態度及感覺,與那些感到失落與焦慮的政商權貴大不相同。這群不賴政、商維生的“中產知識階層”[6],厭惡政爭騷亂對學術教育界的不良影響,鹹視遷都帶走政治汙濁之氣,使人民生活回歸純樸寧靜,是件好事。[7]多數文人學者關懷並極力維持北平的文化命脈及學術教育環境,很少因時局的風吹草動而迅速遷移,堪謂故都北平時期最重要的社會中堅與消費主力。本節將先介紹這群讀書人對故都北平的城市書寫,並析論其中的文化與消費意涵,再說明他們在故都社會的實際生活與消費經驗。[8]

(一)文化古城的書寫與流傳

文人學者欣迎遷都之餘,留下許多寶貴的古城文化紀事,既得讓後人一窺北平的生活百態、悠遠文化與消費情狀,更為當世提供生動傳神的故都書寫。這些文字經由出版管道流通到全國各地,在知識階層中互相唱和,成為最佳的文化消費宣傳。故都書寫的題材雖豐富,但多能被統攝入“文化古城”的意象,被當時就讀於北平的鄧雲鄉(1924—1999),在20世紀末勾勒出精髓麵貌:

“文化古城”這一詞語,是一個特定的曆史概念,是在一個曆史時期中人們對北京的一種側重稱謂。其時間上限是一九二八年六月初……其時間下限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七”事變之後……這其間,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等中心均已移到江南,北京隻剩下明、清兩代五百多年的宮殿、陵墓和一人群教員、教授、文化人,以及一大群代表封建傳統文化老先生們,另外就是許多所大、中、小學,以及公園、圖書館、名勝古跡、琉璃廠的書肆、古玩鋪等等,這些對中外人士、全國學子,還有強大的吸引力……凡此等等,這就是“文化古城”得名的特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