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後到抗戰前的北平城市消費(1928—1937)[1]
許慧琦
一、消費新感受:新主力及其表現
國都北京階段的社會階層,可籠統地分為統治者與服務統治者兩個層次;後者謀生之計,多在維持前者的各類消費需求,如當車夫、杠夫、轎夫、夥夫、跑堂、仆人等。[2]在消費形態與能力上,相應地存在官場文化與平民文化兩極落差,消費主力由政商權貴獨占。[3]國府遷都之舉,對不同身份與消費層級的北京居民,造成程度不一的衝擊。底層勞動民眾誠然因遷都造成的經濟不振,而收入減少,卻也由於故都北平時期的物價下跌與生活水準低落,低收入與低物價兩相抵消之下,其生活的艱困程度較之國都時期,無太大差別。[4]相對地,對社會上層的政商之流而言,遷都象征榮華富貴的消逝,原先由他們帶動京城繁華而競尚奢麗的消費風格,隨其遷離而盛況不再。少數留居該市的前清貴族、退休官員、下野軍閥政客等遺老闊人,即使仍具消費實力,卻因缺乏可表演的政治舞台,多過著比以往低調的“賦閑”生活。[5]
隨著市民人口結構、商業經濟規模、城市消費環境與社會文化氣氛的改變,故都北平社會的消費主力,除了少數依附政權的舊臉孔以外,逐漸浮現一些與該市的新定位及發展取向有密切關係的新群體。須強調的是,這些群體並非遷都後才出現,卻因北平社會的演變,而躍為支持城市消費,刺激新式休閑娛樂的新主力,此即文教界的文人學者與青年學子兩大世代。與此同時,人數雖少、卻有可觀消費貢獻的外僑,也以不容忽視的消費實力,及較具特色的消費需求,參與故都北平的城市生活,並開創城市消費新享受。本文將探討經曆轉變的故都城市環境及社會氛圍,與消費主力遞嬗之間的互動關聯,並說明這三類中產群體,如何在其舊中有新、特色各具的日常與休閑消費行為中,交相呈現北平的文化古味與摩登新意,開創自身的生活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