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年的一個重要政治現象就是軍人在政治中取得了重要的支配地位,軍閥作為強大的政治力量取得了地方統治的話語權,中央政權的組織機構“內閣並不是一個獨立的製定決議的機構;它是軍閥將其意誌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最馴服的性質工具”。[2]北洋時代,軍閥憑借武力成為中國近代不可忽視的力量,甚至取代文官係統,掌握了國家話語。軍閥依靠軍隊崛起,軍人遂成為中國社會有別於其他群體的一個特殊符號。代表著強力、淩駕法律之上的不可抗力。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中國局部統一,新生的民國政府沒能改變軍人舊有的跋扈形象,軍人犯罪成為影響北平治安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穿灰衣的犯罪者
作為華北重鎮,北平駐紮著大量的軍隊,1928年閻錫山的第三集團軍駐紮北平。1930年中原大戰後,東北軍第一軍進入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奉軍退到關內,北平成為東北軍的大本營,1933年第29軍駐守北平。大量軍隊的駐守,使得軍人成為北平一種顯眼的存在,加之往來北平的各駐守軍隊裁減的軍人和大量周邊省市離散的軍人來北平討生活,造成了軍人充斥北平街頭的現象。
在北平的報刊中,軍人經常是作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出現的。各種報道都表現了在公共場所中,軍人是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欺壓普通市民,如何利用軍人的身份獲取一定的特權。例如,有一位衣衫襤褸的人力車夫,行至舊刑部街某寓門前,忽然從門內衝出兩個玩鬧的小孩,將車篷拉翻,導致乘客倒地,車夫上前理論時,寓所內有三五個身佩匣子槍的武裝兵士,反而斥責車夫滋擾,車夫不服,這些兵士將車夫推倒並飽以老拳。[3]軍人打車夫在北平的街頭並不鮮見,“已成慣例”[4]。對普通民眾是如此,即是麵對外國人,軍人的“威風”也絲毫不減。劉文平在陸軍一〇五師當兵,之前在喜峰口作戰時受傷,在北平衛戍醫院調養,在乘坐二路電車時,一個外國人無意中將他碰倒,感到被冒犯的劉文平用手上拿的竹簫將外國人的頭部打破。[5]軍人在閑暇之餘成群結夥在北平城區各街頭遊**,招搖過市,四處滋事,動輒與人爭執,一言不合即動手打罵,甚至持槍威懾。一般居民畏於武力,隻得低頭,忍氣吞聲。即便是代表著政府機器的警察,在軍人麵前,也往往畏懼不前。軍人成為北平社會秩序最不安定的因素之一,軍人鬧事傷人事件屢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