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在龍場時期,其所思所想自然圍繞著“丁卯之禍”的前因後果,尤其是針對當時官員們的種種反應與作為,深入剖析。因為這些人的作為(尤其與陽明親近之人),衝擊著陽明的內心,促使他重新思考,究竟是過去遵循的道德觀念不合時宜呢,還是說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道德價值無法彰顯出來?如果是道德觀念不合時宜,那麽什麽樣的道德觀念才是合時宜的?假如道德觀念並未有任何不合時宜,又為何這個社會無法彰顯道德的價值呢?此外,身為當時國家中流砥柱的士大夫們,為什麽沒有辦法堅持甚至是放棄了平常口說筆論的道德觀念,而汨沒於私欲之中,與宦官同流合汙呢?其原因何在呢?這一切的問題都促使陽明對於他所信仰的價值觀念體係,重新做一次檢查,來尋求問題的根源,並進而提出他的看法。而這思考的最終目的,自然是要恢複一個道德完善的社會。
(一)對李東陽作為的反思
由於在“誅八虎”事件中,是以鏟除宦官為目的,因此不論是讚成或是反對,即便是默不作聲,皆標誌著官員們自身對此事件的立場。不同的立場,也無形中形成一個分隔點,區分了這些平常相與談學論道、詩文酬唱、互動頻繁的士人圈子,形成一個“君子與小人”、“是與非”、“正義與邪惡”陣營之兩方。就以大學士李東陽為例,由於其與劉瑾等交通的作為,不但引起士人間的紛紛議論,尤其對其門生故吏而言,其內心所受的煎熬,更是不言而喻。但是,終究有門生對老師下達最後通牒,羅玘(字景鳴,稱圭峰,1447—1519)在寫給其師的信中說道:
今則天下皆知忠赤竭矣!大事亦無所措手矣!《易》曰:“不俟終日。”此言非歟?彼朝夕獻諂以為當依依者,皆為其身謀也。不知乃公身集百詬,百歲之後,史冊書之,萬世傳之,不知此輩亦能救之乎?白首老生受恩居多,致有今日,然病亦垂死,此而不言,誰複言之。伏望痛割舊誌,勇而從之,不然,請削生門牆之籍,然後公言於眾,大加誅伐,以彰叛恩者之罪,生亦甘焉!生蓄誠積直有日矣![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