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覺世之道:王陽明良知學的形成

六、行履無疵於公議

字體:16+-

關於陽明個人行事與道德操守方麵。相較前麵兩部分來說,改動也甚多,有些是句子、文字的改寫,有些則刪改得相當多。筆者選擇主要的三方麵來說:一是強調陽明不凡的特質,但又刪去那帶有“神異”色彩的描述,畢竟子不語怪力亂神;一是去除陽明長久以來給外界“權謀狡詐”的印象;三是去除陽明遭世俗所訾議的麵向,例如貪財、好女色等。

在第一個方麵,就以陽明兩次科考落第事為例。在當時士大夫們的科考經曆中,實不算什麽,但對一個生來即不平凡的人來說,是不可能發生的,如果發生的話必有其因。全書本弘治五年條記雲:

先生(陽明)懸筆立就,諸老驚曰:“天才!天才!”退有忌者曰:“此子取上第,目中無我輩矣。”及丙辰會試,果為忌者所抑……歸餘姚,結詩社龍泉山寺。致仕方伯魏瀚平時以雄才自放,與先生登龍山,對弈聯詩,有佳句輒為先生得之,乃謝曰:“老夫當退數舍。”[92]

這樣才氣縱橫的人怎麽會連續兩次科考不中呢?誠如錢德洪所增加的文字中所說的,是因為被“忌者所抑”,但是忌者如何讓陽明落榜呢?明人江應曉(字覺卿)有一記載雲:

王文成公廷對時,士論以鼎甲擬之,已而二甲第七人。予聞之前輩雲:柄國者有卻於文成也。先是朝堂投無名詩:“才名直與鬥山齊,伴食中書日已西。回首湘江春浦碧,子規啼罷鷓鴣啼。”蓋柄國日久,士大夫諷其不去也。適有忌文成者,指無名詩乃文成為之,柄國者抑焉。京師愕然稱惜![93]

所謂“柄國者”即是大學士李東陽(字賓之,號西涯,1447—1516),而李王兩家在正德元年“誅八虎”事件發生前頗有來往;而這首詩常常出現於各種筆記雜史之中,不過都未署名。如果李東陽認為此詩是陽明所作,以李氏當時執文壇牛耳的地位與身份,可以想見其後果,也無怪乎陽明會再次落第。當然,錢德洪應該對此事略有耳聞,所以才會加上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