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覺世之道:王陽明良知學的形成

二、從祀孔廟爭議與《年譜》的關聯

字體:16+-

明遺民張怡(字瑤星,自稱白雲道者,1608—1695)在其《玉光劍氣集》中有以下的記載:

先是,南安有古寺,一老僧坐化其中,遺令勿葬,錮其門勿啟。文成(王守仁)旋廣,經其地,必欲啟之,見壁雲:“五十三年王守仁,開門原是閉門人。精靈剝後還歸複,始信禪門不壞身。”此事載陽明本傳,徐華亭(階)刪去,為從祀計也。[10]

此段記載有兩個重點:首先記錄陽明遇見其“前身”之事;其次是說明此記錄之所以不見於陽明《年譜》,是被大學士徐階(字子升,號少湖,又號存齋,1503—1583)所刪,目的是為了陽明從祀孔廟事。考察此段記載,可以發現陽明“前身”事,並未記載於往後各種陽明《年譜》內,但卻出現在相當多的筆記與野史中。[11]且徐階刪此“前身”事的說法,筆者未見有第二人的記述,可信度不高,因此張怡的記載基本上可視為鄉野傳說。但是,仔細比較前後版本《年譜》的內容,令人大吃一驚,因為他的結論(為從祀計也)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由於陽明從祀孔廟爭議與《年譜》內容的增刪相關的,故有必要先對這兩方麵做初步的說明。

首先說明陽明從祀孔廟爭議的過程與焦點所在。有關隆慶、萬曆年間陽明從祀孔廟爭議的源頭,必須從嘉靖帝的一道命令談起。嘉靖八年二月,陽明屍骨未寒,朝廷會議其功過,而嘉靖帝在收到朝臣的議決結果後,下了一道命令。他說:

卿等議是。守仁放言自肆,抵毀先儒,號召門徒,聲附虛和,用詐任情,壞人心術。近年士子傳習邪說,皆其倡道。至於宸濠之變,與伍文定移檄舉兵,仗義討賊,元惡就擒,功固可錄,但兵無節製,奏捷誇張。近日掩襲寨夷,恩威倒置。所封伯爵,本當追奪,但係先朝信令,姑與終身。其歿後,卹典俱不準給。都察院仍榜諭天下,敢有踵襲邪說,果於非聖者,重治不饒。[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