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信所提及之親事應與第一封給王邦相所說的親事有關,故寫信時間應不致相隔太遠,從找到生辰八字適合以及辦理婚事等事宜,一年的時間差不多,故係於嘉靖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又此信提到“家下人多不停當,無可使者,須邦相處遣一的確人,到彼說知之。”有關陽明家裏仆役不堪任事的問題,早在其父王華在世時就已煩憂過,王華在給友人信中說道:“弟處乏小價,且料理之才萬不及兄翁,乞兄翁專主之。奉金二兩,祈簡人臨期,撥家奴三人相助也。”[250]可見陽明家中實無一能調和鼎鼐的管家。
118.《登峨嵋歸經雲門》[251][嘉靖四年後]
一年忙裏過,幾度夢中遊,自覺非元亮,何曾得惠休,亂藤溪屋邃,細草石池幽,回首俱陳跡,無勞說故丘。
陽明為董澐所作《從吾道人記》雲:“與之探禹穴,登爐峰,陟秦望,尋蘭亭之遺跡,徜徉於雲門、若耶、鑒湖、剡曲。蘿石日有所聞,益充然有得,欣然樂而忘歸也。”故此詩應作於嘉靖四年之後。
119.《與聶雙江先生書》[252][嘉靖五年二月十日]
遠承手教,推許過情,悚怍何可當,兼承懇懇衛道之誠,向學之篤,其為相愛,豈有既耶?感幸!感幸!
道之不明,幾百年矣!賴天之靈,偶有所見,不自量力,冒非其任,誠不忍此學昧昧於世,苟可盡其心焉,雖輕生舍身,亦所不避,況於非笑詆毀之微乎?夫非笑詆毀,君子非獨不之避,因人之非笑詆毀而益以自省自勵焉!則固莫非進德之資也。承愛念之深,莫可為報,輒以是為謝。
聞北上有日,無因一□□可勝懸懸,足下行有耳目之寄矣!千萬為此道此學珍攝,以慰交遊之望。二月十日,守仁頓首。
聶雙江為聶豹(字文蔚,永豐人,1487—1563),《年譜》雲:“(嘉靖五年)是年夏,豹以禦史巡按福建,渡錢塘來見先生。”又聶豹在《啟陽明先生》中雲:“逖違道範,丙戌之夏,迄今兩易寒暑矣!”[253]由此可知,陽明與聶豹相見於夏天。但此信則是作於未見麵之前,時間為二月十日。從信中內容可以知道聶豹與陽明會麵之前是有書信往來的,隻不過未能留存於聶豹文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