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宸濠叛亂事件不同於明代過往的藩王起兵,原因在於宸濠經營地方及朝廷甚久,已經隱然形成一個以宸濠為中心的政治勢力集團。而當陽明迅速平亂之後,緊接而來的問題,就是對此集團的“政治清洗”,也使得陽明此時具有左右朝局的地位,成為權力鬥爭中,各方拉攏的焦點。但曆史事實卻不是這樣的發展,原因必須從陽明當時所麵臨的處境以及其所做的政治判斷,才能理解往後平宸濠的後果——“忠泰之變”——的由來。當然,處於“忠泰之變”的險峻情勢下,引發陽明深化其“聖人之學”的契機,因為陽明在經過此變故之後,其“良知”說才獲得確立,誠如《年譜》所雲:“經變後,始有良知之說。”[33]而“良知說”的精義,在於確立衡量萬事萬物的標準乃是一個人自身的“良知”,因此任何動作舉措,必須時時遵循此“良知”而為,而這即是“聖人之學”。但是陽明在成就不世之功績之後,究竟處於什麽樣的困境,致使他以“良知”為把柄,度過此困厄時期呢?而此“良知”說的內容與上述新說法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呢?這些問題都扣緊著“忠泰之變”,唯有清楚理解此變之由來經過,才能了解其中之關鍵。
(一)政治鬥爭的焦點:交通宸濠的關鍵證據
宸濠將叛,對當時廟堂諸公而言(不論是暗中支持或是公開反對宸濠的),都是一項半公開的秘密,而之所以沒能立即對宸濠做出處置,主要原因是朝廷內有相當多的大臣與其勾結。當宸濠真正起兵之時,從不論是地方官員或是朝中大臣的曖昧態度來看,即可證明此勾結事非假,如鄭曉(字窒甫,號淡泉,1499—1566)回憶說:
若寧藩反時,餘時年二十一,應試在杭,見諸路羽書,皆不敢指名宸濠反。或曰江西省城有變,或曰江西省城十分緊急,或曰江西巡撫被害重情,或曰南昌忽聚軍馬船隻,傳言有變。惟陽明傳報,明言江西寧王謀反,欽奉密旨,會兵征討。[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