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政治文化在正德一朝變化相當大,其中“誅八虎”計劃的失敗是一轉捩點,從此之後,宦官劉瑾等掌握國家大政,其中種種倒行逆施的作為,在在都使得國家的秩序瀕臨崩解狀態。此時的士大夫們敢勇於挑戰宦官權勢的,不能說沒有,但以當時內閣大學士等人的做法,又何嚐不讓中下階層的官員們為之氣餒。劉瑾倒台之後,官員們上疏直諫的文字中,振作“士氣”成為普遍的共識,但由於政治權力依然掌握於宦官之手,“士氣”依然萎靡,朝政仍不見起色,國家情勢依然危急。此時的陽明在曆經龍場的放逐生活後,懷著經世之誌回到北京,原想於“後劉瑾的時代”中,一展經世濟民的抱負,但其“政治受難者”的光環,卻使其遭受無形的政治打壓。一連串有關其父親賄賂等情事的“曝光”,不但引起眾人的指指點點,當然也影響到陽明的心情,在那表麵上強調“政治清白”的政治情勢下,真正“政治清白”的人,卻遭到“不白之冤”,充分顯示當時的道德價值的淪喪與倒置。
處在如此不堪的朝局之中,陽明懷著悲憤的心情,思考著當時的情勢是如何造成的,為什麽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卻做出言行不一的作為?為什麽政治與學術地位高的人,沒有辦法把持其道德的信念,堅持善惡、是非、義利等傳統的價值?為什麽當有人起而對抗這種歪曲正義是非的行為時,卻遭到無情的對待,無人再挺身而出來聲援呢?士大夫的“氣節”哪裏去了?“君子”何在?往後國家社會的秩序又將如何維持呢?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況是否即將到來呢?這一切問題的症結點又為何呢?現在又該如何才能挽救國家社會於危急之時呢?陽明秉持其“一心運時務”的思想理論,認為當務之急是恢複道德的秩序,也就是要讓“君子道長,小人道消”。而起點就從每個人的“心”中做起,使每個人都成為“君子”,而這就是為何陽明要汲汲於提倡“心學”的原因。陽明首先重新思索學術發展的問題,認為當今學界錯認學術的發展路徑,忽略了孔門真正之傳是在顏子一脈,而非強調博學廣識的學術傳統,所以陽明通過對“聖人之學”的重新衡定,並於《大學》一書中,尋求到其理論的根據。所謂“格物”,是去格心中之物,也就是將“心”中不正的部分去除掉,即能將“人心”變回“道心”。唯有如此,才能靠著這無私欲的“心”分辨善惡是非。其次,通過與朋友的交往,極力宣揚此學,希望他們可以了解到此學“變化氣質”的功效,成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