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佛教文化的複興,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迫切需要有一批能夠適應中國社會近代化發展需要的新型弘法人才。因此,無論是清末中國近代佛教文化複興運動的開創者楊仁山居士,還是清末僧伽界最早覺悟到佛教必須麵向時代發展的需要而謀求振興僧製的八指頭陀釋寄禪,乃至民國以後一心推動佛教革新運動的釋太虛等人,都非常重視新型佛教文化教育機構的建立和新型佛教弘法人才的培養。楊仁山居士在清末最早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現代佛教文化教育機構——祇洹精舍,釋寄禪於清末在釋太虛和釋圓瑛的協助下積極推動僧教育會的建立和各地僧學校的開辦。到了民國初期,月霞法師在上海等地開辦華嚴大學,諦閑法師在寧波開辦觀宗學社,積極推動佛教弘法人才的培養。最突出的,當然要數1922年幾乎同時分別由太虛法師在武昌成立的武昌佛學院和歐陽竟無居士在南京成立的支那內學院。隨後,以武昌佛學院的畢業生為主力,全國各地陸續創辦了數十所佛學教育機關,帶動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現代佛教文化教育機構的普遍建立,為20世紀中國佛教革新運動和佛教文化的複興,培養了大量的合格僧俗人才。1937年太虛法師在回顧過去三十年來的中國佛教發展狀況時,頗為欣慰地說:
祇洹精舍雖居士所設,而就學者比丘為多,故為高等僧教育之嚆矢。與之相先後者,則有依日人水野梅曉在長沙所設之僧師範學堂,亞髡在揚州天寧寺所設之普通僧學堂,及江蘇僧教育會在南京所設之僧師範學堂,然皆不久停辦。民三,有月霞法師依上海哈同花園所設之華嚴大學,轉輾遷移杭州海潮、常熟興福,得持鬆等繼承,複有了塵、慈舟等分枝武漢,在僧中頗形成為一學派。稍遲,有諦閑法師在寧波所設之觀宗學舍,今演變為觀宗寺弘法研究社,及分為高郵之天台宗學院,及天台之國清寺研究社等,亦在僧中形成為一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