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基督教界的簡又文把新文化運動中積極提倡科學和新教育、新文化的一些人物,當然包括馬克思主義者,積極投身非宗教運動看成是違背了學術和學者的本位。他說:“這運動更顯得從前教育的一大弱點,即是少專門的學者。試看以一個研究生物學或政治學或其他科學的人,竟敢武斷的威權,冒學理的招牌,居然用最確定的字句以斷定宗教生死的命運!或者是以社會上大名鼎鼎的人,或者是新文化文學家,皆於宗教學研究無甚根底的,也奮筆直書,信口亂道!”不僅如此,他還直斥這些反宗教的新文化運動人物說:
這運動更顯出知識界學術界內,一個絕大和絕險之事,如不早治,恐將至危害社會,禍及國家的病症。一輩青年,眼見祖國社會之貧弱特甚和震救方殷,但自身又未有良好的教育訓練,因此不能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加以宗教的精神和理想以尋求真理,用以救國救民;於是,自然(或者是中國社會遺傳的大弱點,如燕大校長司徒雷登氏所指出)歡迎由外洋輸運進口的學理、主義,及一概新奇的學說,不俟消化,未曾反想和研究其果合吾國情否,隨即欲實施諸吾國,從上麵以解決社會底下的各問題。所以,無論何國何世紀何時代何學者何時期所主張的何主義和何政策,一入吾國,簡直變了救急扶危起死回生的“萬應膏藥丸散”。
簡又文當時最擔心威脅基督教發展的,正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迅速傳播的共產主義。因此,他特別指出:“近代中國學者們所標榜的主義‘多如牛毛’了,何以不能見諸實行呢?如今非宗教的運動,又借非教之名,以宣傳‘共產主義’與‘鮑雪維主義’了。因此,我隻勸勸新教育界的人檢出翻讀,並令中學以上學生必讀年前胡適之教授所著的《少談些主義多研究問題》一篇文章。”[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