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德意誌人

克萊門斯·馮·梅特涅親王[1] 致安東·馮·普羅科施-奧斯滕伯爵

字體:16+-

[1] 克萊門斯·文策爾·洛塔爾·馮·梅特涅(Klemens Wenzel Lothar von Metternich,1773—1859),奧地利政治家,19世紀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原著中將“Klemens”寫作“Cle-mens”,這種不準確性是由德語正字法的演變造成的。他從1809年開始擔任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大臣,1821起擔任帝國首相,直至1848年革命爆發,他被迫下野為止。最初,他主張緩和奧地利與法國的關係,竭力促成了奧地利公主、女公爵瑪麗-路易絲(Marie-Louise von ?sterreich,1791—1847)與拿破侖的政治聯姻。但是在這不久之後,他作為外相又推動了奧地利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代表奧地利簽署了拿破侖宣布放棄法國皇帝稱號並被流放到厄爾巴島的《楓丹白露條約》。之後,他主持了維也納會議(1814年9月~1815年6月),主導歐洲各國定下日後“協調行事”的方針。為表彰他為帝國做出的貢獻,奧地利皇帝在1813年10月授予他親王的頭銜。1848年後,他經曆了一段短暫的流亡生涯,於1851年再次回到維也納宮廷擔任顧問直至去世。梅特涅是19世紀保守主義的巨擘,致力於重整歐洲秩序,撲滅歐洲革命之火;他的大國均勢政策,一方麵使得當時已經落後的奧地利能一度躋身於歐洲強國之列,另一方麵幫助歐洲各專製國在維也納會議後維持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專製統治,這一時期(1815~1848)也因此被稱為“梅特涅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