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德國悲苦劇的起源

附錄

字體:16+-

本雅明自傳(1928年)[1]

我於1892年7月15日出生於柏林。父親是商人。我在一所人文主義高級文理中學完成了學業,曾休學兩年,休學期間在圖林根州浩彬達的鄉村實驗寄宿學校生活。

我在1912年夏季學期進入大學學習哲學。第一個學期和第三個學期我就讀於弗萊堡大學,第二個學期和第四個學期及隨後幾個學期在柏林大學。1916年我轉入慕尼黑大學,從1917年至1918年的冬季學期起我在伯爾尼大學學習,於1919年6月在該大學完成學業,獲得博士學位,成績為最優(summa cum laude)。

我的博士論文是關於“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的。博士學位考試包括主科哲學、副科德語文學史和心理學。我在學習期間集中、反複地閱讀了柏拉圖和康德,隨後研讀了胡塞爾和馬堡學派的哲學。對於文學作品和藝術形式中的哲學內涵的興趣在我心中日漸占據了首要地位,並最終在我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上得到了展現。

這一個方向也主導了我之後的研究工作,我在這些工作中力圖獲得一種對細節的日益具體的把握,這不僅僅是為了精確的緣故,也是由於我的文學研究的內容所致。完全從其自身來闡明一部作品,這一思想我在我的論文《論歌德的〈親和力〉》中就曾嚐試實行過。緊接其後的論文《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是致力於研究一個已經失傳並遭到誤解的藝術形式即寄喻的哲學內涵的。

在大學學業起始時,我就開始了對法國文學的深入研讀。伴隨這研讀的除了零散的翻譯——波德萊爾、普魯斯特——之外,主要是對翻譯的語言哲學問題的反複思考。我在一篇論文《論譯者的任務》(我的《惡之花》譯文的前言)中曾嚐試探討了這些問題。

正如克羅齊(Benedetto Croce)通過瓦解關於藝術形式的理論來開辟邁向單個具體藝術品的道路,我迄今為止的嚐試也致力於通過瓦解關於藝術領域性質的理論來開辟通往藝術品的道路。這些嚐試共有的綱領性意圖在於,通過一種對藝術品的分析來促進學術(Wissenschaft)的融合過程,該過程逐漸拆除著19世紀的學術概念所表現出的各學科之間的僵硬隔離牆。這種分析將在藝術品中辨識出對一個時代的宗教、形而上學、政治、經濟趨勢的一種有機的、不受任何領域限製所拘囿的表達。這是我在上述《德意誌悲苦劇的起源》中以較大尺度所作的嚐試,它一方麵與裏格爾(Alois Riegl)在他的藝術意誌(Kunstwollen)理論中所表達的方法理念相連;另一方麵也與同代人施密特(Carl Schmitt)的嚐試相連,後者在其對政治構成物的分析中進行了對諸顯像(Erscheinung)的類比式融合,這些顯像隻是表麵上按照領域區分而隔離。然而,在我看來,這樣一種觀察方式首先是所有從以下方麵對藝術品進行形態學理解的條件,也即讓藝術品顯示為無可比擬並僅此一次的方麵。就此而言,這種觀察相比於對顯像的曆史性觀察,更近於對顯像的本質直觀式(eidetisch)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