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

二、“我們”與“他們”的困擾

字體:16+-

近代士人講開通民智,以白話文來教育大眾,早已不斷有人在提倡,陳獨秀和胡適都曾身與清末的白話文活動。但是,晚清和民初兩次白話文運動,也有很大的區別。胡適說,前者的最大缺點是把社會分作兩部分:“一邊是應該用白話的‘他們’,一邊是應該做古文古詩的‘我們’。我們不妨仍舊吃肉,但他們下等社會不配吃肉,隻好拋塊骨頭給他們去吃罷。”[15]

以前的人提倡白話,是為引車賣漿者流說法,是要去“啟”別人的“蒙”。啟蒙者自身,既然不“蒙”,自然可不用白話。所以一般的士大夫,完全可以置之不理。[16]今胡適所倡導的白話,是為士大夫自身說法,是要“啟蒙”者先啟自己的“蒙”,這就與以前有根本的區別了。可以作古文的士大夫自己,包括部分留學生,當然不會讚成,後者尤其反對得非常厲害。正因為如此,胡適的白話文主張在美國留學生圈內才幾乎完全得不到支持。後來文學革命以及新文化運動最有力的反對者,即是留學生唱主角的《學衡》派。

餘師英時以為,胡適答案中關於“我們”和“他們”的分別,“恐怕也包括了他自己早年的心理經驗”。但胡適“在美國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禮之後,至少在理智的層麵上已改變了‘我們’士大夫輕視‘他們’老百姓的傳統心理”。[17]餘先生這裏強調的“理智的層麵”是一個關鍵。在意識層麵,胡適的確想要借“國語的文學”這一建設性的革命達到整合“他們”與“我們”而融鑄中國之“全國人民”的目的;但其潛意識仍不脫“我們”的士大夫意識,他要為“國人導師”的自定位決定了他最多不過做到變輕視“他們”為重視“他們”(沒有做到當然不等於不想做到)。

實際上,胡適不過是依其認知中的“一般人”的標準(實即他自定的標準)來做出判斷,他那以白話文學為活文學的主張,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並未得到真正老百姓的認可。最接近“引車賣漿者流”的讀者,反而在相當時期內並不十分欣賞白話文學作品(詳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