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爾綱先生近年回憶說,胡適在1931年“九一八”前夕,曾與徐誌摩和他一起登臨景山。本來遊興甚高,在俯視故宮後,“一瞬間,胡適的臉忽然陰沉起來,過了一刻,他沉痛地說:‘東北情況嚴重,如果當年馮玉祥不把溥儀驅逐出宮,今天北京不知怎樣了。那時我反對把溥儀驅逐出去,我錯了!’言下不勝沉痛”。[1]
這個故事已數次為人所引用,僅《文匯讀書周報》就兩次刊發討論此事的文章,且引用討論者與羅先生一樣,都有意想要為勇於“改正錯誤”的胡適“正名”。換言之,他們都試圖修訂或重塑我們曆史記憶中的“胡適形象”(既存的胡適形象也是由他本人及其他人“塑造”出來的,其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曆史真實姑暫不論)。正如王汎森先生所說:“人們的曆史記憶像一塊黑板,可以不斷地添寫、修改、擦拭。”而集體曆史記憶也確實需要不斷地“再生”(reproduce),才能延續。這一不斷“再生”的行為與過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能是無意的。但往往不僅“受自然的限製,也可能受社會政治情境所左右”。[2]
一般而言,羅先生是當事人,他的觀察又仔細到胡適的臉色語氣心情,應該沒有什麽問題。但恰恰是在涉及語氣的用詞遣字方麵,這個回憶似乎出現了時代誤差。我們如果學胡適教給羅先生的考證方法來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直呼宣統帝之名不太符合民國十幾年時人的說話習慣,尤其不合胡適的表述習慣,倒更像是經過了社會主義改造的知識分子的口吻(甚至在“逐”前加“驅”這樣的字,雖然也有較早的先例,似乎也非民初人常用的口頭語言)。那段話應非胡適原話,最多是羅先生的轉述,其實不必用引號。
羅先生在講述此故事後接下去就此進行了簡單分析,大致可知他作為轉述者對此事的態度與觀點。他認為:“溥儀在辛亥革命時就應該驅逐出宮,馮玉祥驅逐溥儀出宮,正是代表民意的革命行動。”有這樣的個人見解,羅先生得出胡適在事發當時“並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後來則因“意識到大風暴即將到來”,於是“認識了自己的錯誤”並“沉痛地悔恨自己的錯誤”這樣的認知,是合乎邏輯的。但正如胡適告訴羅先生的:“凡治史學,一切太整齊的係統,都是形跡可疑的,因為人事從來不會如此容易被裝進一個太整齊的係統去。”(羅爾綱《師門五年記》)胡適那看上去合乎邏輯的發展,就頗有些“形跡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