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五四當時,在學生們因巴黎和會的刺激而轉向民族主義之時,教育界還在因應此前新文化運動和歐戰掀動的思潮。那些提倡國家主義者的主張本與五四學生的新趨向相近,可是他們卻感覺到因五四運動而起的強烈阻力和壓力。在一般人眼中,此前向往世界主義和如今傾向民族主義的,都是同一群人(傅斯年便表現出類似的兩麵性);更可能的是,國家主義者眼中所見,不過是一個帶有“禮失求諸野”意味的“漣漪重疊”現象。
徐誌摩曾說:“拿一塊石子擲入山壑內的深潭裏,你聽那音響又清切又諧和。餘音還在山壑裏回**著,使你想見那石塊慢慢的、慢慢的沉入了無底的深潭……”
可以設想,若在餘音仍回**時再擲入一塊石子,便會出現兩次回音的繚繞;水中看不見的先後兩塊石子還在慢慢地、慢慢地沉落,而水麵可以聞知的餘音卻已難辨彼此。同樣的情形也表現在石塊激起的漣漪之上:此前投下的石塊所激起之漣漪還在**漾,而後投下的石塊又激起新的漣漪。石塊雖有先後,兩次漣漪在視覺上卻是連接的,前者可能被一些人視為是新石塊所造成;且觸岸之鱗波還可借力反**,與襲來之新波互動重疊(overlap)。這樣一種波動不息的繁複層次雖是曆時性的,表現出來卻像是共時性的,因而也常被認知為共時性的。
這或許有助於理解曆史上那些帶有“禮失求諸野”意味的現象:中心區域已形成新的“禮”,而邊緣區域舊禮的餘波卻可能被視為新禮的影響。國家主義提倡者將其感覺到的世界主義壓力視為五四運動的後果,大致就體現了一個類似的認知。這裏並非皆是誤解:國家主義者感覺到的壓力當然是實際的而非虛幻的,他們不過未曾注意到水下正在慢慢沉落的石子是先後兩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