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五四後的梁啟超並非特例,他所說的“人類有價值的共同事業”具體即指剛成立的國際聯盟,也可以說是今日聯合國的前身。在巴黎和會以前,從康有為、梁啟超到李大釗等具體政見相當不同的士人,都曾把國聯與“世界大同”相提並論。但多數人在目睹巴黎和會的結果後已對國聯所代表的理念大失所望,而廖仲愷在1920年1月1日發表《中國和世界》一文,仍在慶祝“世界大同的元旦”,他指的就是當年1月10日即將正式成立的國聯。
國家主義派要角餘家菊後來也回憶說,他1922年出國留學時,國人仍“醉心於世界和平”,對威爾遜在凡爾賽和會的失敗,“世人終覺其為偶爾小挫,難阻進化潮”,他自己對“公理戰勝”的夢想也仍在持續,要到歐洲後才觀感大變:“我親眼看見弱小民族的困苦,親眼看見各國民性的差異,親眼看見各國國民意識之發揚,親眼看見各國之劍拔弩張。”於是“和平的幻想,大同的迷夢,都粉碎了”,從此走上國家主義之路。
當年很多人轉向民族主義正因國聯所象征的“公理戰勝”對中國而言太過虛假,然而梁啟超卻可以原諒威爾遜,廖仲愷仍視國聯為“世界大同”的開始,餘家菊的回憶表明不少人分享著類似的心態。要知道梁、廖、餘那時在內政方麵的見解是相當不同甚或對立的,然而他們在麵向世界的傾向上則表現出異曲同工的共鳴,最能表明世界主義的餘波依然不弱,仍有相當的影響力(後來胡適所謂“充分世界化”的提出,才是世界主義真正衰落的表征;世界化而必須爭,且須充分,表明此事已成疑問,不得不大肆鼓吹,反映出強烈的危機感)。
後來的研究者多看到五四運動後民族主義傾向增強,但當時的國家主義者則看到相反的傾向。中國的國家主義派在歐戰後逐漸興起,後來發展成為青年黨。他們所說的“國家主義”,在英文就是今日一般譯作“民族主義”的nationalism,無異於三民主義之一的“民族主義”。或因其視角的獨特,他們都觀察到中國當時麵向世界的非國家主義傾向,並感覺到強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