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變中前行: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掠影

“話語權勢”下的學術“與國際接軌”

字體:16+-

近幾年來,“與國際接軌”是學界談論較多的話題。就中國學人本身而言,如果要往世界級方向發展(而不是作穿梭旁聽於各學術會議那種“國際學者”),確實有這方麵的實際需要。今日的學術的確已成為世界性的,中國史學要走向世界,當然必須與國際通行的史學論說“接軌”,首先意味著與國際(基本是西方的)學術研究進行真正的“對話”。這個問題我另有所論(參見本書《多元開放的學術對話》)。

不過,一些在實踐層麵的“接軌”行動,揭示出我們試圖接軌的“國際”,有時卻帶著“中國特色”。各大學的爭設學院,就是一個顯例。有的大學現有“學院”的數量,恐怕已超過幾年前“係”的數量,豈止“接軌”,早已超越而居世界前列了。實際上,一個大學必設“文學院”“理學院”及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等學院的做法,從一開始就不過是民國初年中國學人對當時西方及日本學製的“創造性發展”。國際學界實居主流地位的歐美,大學裏設學院的方式本是多元紛呈,並無一個固定的模式。牛津與劍橋大學的各學院(Colleges),與我們大學裏的學院,完全是兩個概念。今日美國一般公立私立大學,似都未曾聽說有什麽“文學院”和“理學院”(半個世紀以前或許是有的);倒是多有一個“文理學院”,其職能相當於我們的“教務處”(及部分“招生辦”的業務),主要管理本科生的教學(似並不管理學校的“教學經費”);其研究生院的功能也相類。

這樣看來,今日我們大學裏的學院製,到底是與什麽時候及何處的“國際”在接軌,還是可以考究的。當然,如果某一體製更適應我們自身的環境,能有利於學術的發展,本也不必考慮是否與外國一樣。有一點大約中外都是相同的,即一個大學的地位,在於有沒有一定數量的高水準學人與學科,而不在有無或有多少學院。我想,如果某一學校的學者及學科有世界級的學術地位,你不去“接軌”,別人也會往這裏“接”過來;反之則恐怕隻能事倍功半。所以,今日談什麽“優化資源”(我對此詞其實不甚懂),或者還是先優化“人”這一最主要的資源,鼓勵學人流動,使有誌於真正“接軌”的學校得以聚集高水準的學人,以形成學科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