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變中前行: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掠影

文章與錢今昔談

字體:16+-

五代人羅隱寫過一首《送灶》詩說:“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為道文章不值錢。”意謂五代時武人越貨,凡事非錢不行,而作為“文章”的學術或文化則已衰落。楊蔭杭在20世紀20年代初引用了此詩後卻指出:“五代時文章雖短,非絕不值錢。爾時南唐、後蜀皆文化卓著,豈今日各省所能及。印板術創自中國,實始於孟蜀。使文章不值錢,能鐫板風行乎?”(《老圃遺文集》)

不過,羅隱的詩至少提示著五代之前文章大概更“值錢”。其實中國曆史上文章的“值錢”與否有起有落,比如五代之後的宋代,文章似乎就特別“值錢”。所以喜歡功業的人,一般都言必稱漢、唐;而近代關懷文化者如王國維、陳寅恪等,則多表彰宋代為中國文化的頂峰。

但“文章不值錢”的現象到近代似乎已成定式,且呈現每下愈況的趨勢。楊蔭杭嚐以北京各部衙的地位為例說明之:在清季是“以人為本位”,故張之洞以軍機大臣兼管學部時,學部中人也饒有氣焰。到20年代軍閥掌權時,各部“紅與黑”之標準,已改成“以錢為本位”。收入最多、搜刮之力最強者,為最紅之部;若無收入而仰給於人,則等於乞丐。陸軍部雖無收入,卻最強橫,予取予求,故仍為紅部。而教育部絕無收入,也無能力從別處拿錢,為最黑之部,部中人多垂頭喪氣,與清季成鮮明對照。故楊氏歎道:“使羅隱生於今日,作《送灶》詩更不知作何語?”

文武之間的異位,其實也有讀書人自己的貢獻。20年代軍閥割據,每使人想起五代,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但從19世紀末以來幾十年提倡“尚武”和“軍國民主義”,絕非次要的因素。清季民初的一片“尚武”之聲,正是讀書人喊得最響亮。文人領袖如梁啟超、蔡元培等,幾無一不是尚武精神的鼓吹者。大儒章太炎固曾以提出“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而聞名於世;後來北伐之時,尚武的“長衫同誌”吳稚暉,也鼓吹“一切權力歸武裝同誌”。大家都是“一股道上跑的車”,說是從風而靡,絕不為過。照此發展下去,結局當然是“文章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