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想補充一點的是,今日討論學術對話者,時有預懸一個“唯一正確”的標準然後據以評判的傾向,這恐怕與“學術”本身的基本精神不甚相合。所謂“學術對話”,說到底不過是學術研究這一知識生產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學術研究的主要特點,正在於未必有什麽“唯一正確”的方式或方法。黃宗羲在其《明儒學案》的“序”(改本)裏曾說:“即如聖門,師、商之論交,遊、夏之論教,何曾歸一?終不可謂此是而彼非也。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於一途……”黃氏所針對的觀念,不幸一直在流傳。
20世紀30年代,左派史家陳端誌描繪五四後中國思想界的錯綜複雜說:“這裏有禮教的複活,這裏有佛教的追求,這裏有德謨克拉西思想的憧憬,這裏有法西斯蒂理論的醞釀,更有社會主義各派學說的流行。”他認為“這樣形形色色光怪陸離的現象”,實是“變質的畸形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反映。[1]但楊銓的看法則反是,他稍早(1924年)就提出,“說者每以百家爭鳴、群言龐雜為近代思想之詬病,不知此實思想解放後當然之結果”。孔孟一尊之時,並未能阻止佛學的侵蝕。何況“當國際交通思想自由之時,能以一派思想統一全國乎?且思想之不統一,何害於社會之進化。不特無害,且因切磋辯論而使學說有競爭精進之益。社會有選擇試驗之機,其進步之速,且將十百倍於統於一尊之時也”。[2]
學術與思想更不同,思想的一尊,在特定的時空中或許有助於社會的穩定;但學術則無論何時何地,隻要遵循“必欲出於一途”的取向,絕對阻礙學術的發展。即使落實到學術規範層麵,除了注釋方式或引用成果等具體規則外,也難以用什麽劃一的方式來規範。而學術對話的方式方法,更可以說有無限多種,絕不能以“一途”概括之。今日學者有論及中西學術對話而好言什麽“隻能”者,大約便受“統於一尊”觀念影響太深,養成了凡事皆欲定於一尊的思維習慣,其實最不利於對話(“統於一尊”和“對話”兩個觀念本身就是衝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