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變中前行: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掠影

多元開放的學術對話

字體:16+-

作者按:1999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召開了“學術對話與學術規範”研討會。2000年4月,南開大學又舉辦了“海外史學理論方法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座談會。兩次會議實際都側重於“學術對話”,我在會上的發言亦然,前者主張對話要多元開放,後者強調對話的基礎是了解。側重雖不同,內容實相關。今將這兩次發言整合重組為一文,刪略其重複之處,題目也略作更易,然文字和意思皆依其舊(蓋時值世紀更替之際,大家都有些前瞻的意思。而當時西方對中國,以及西方學界對中國學界,都不如今日那麽看重)。

我是學史學的,主要研究中國近代史,以下討論基本限製在我較熟悉的範圍內。南開大學會議主辦者關於“海外”這一提法甚有分寸,因為我們較多翻譯西方史學著作不過是近幾年的事,在“改革開放”之初,學界受到的外來影響主要是海外的華語史著。這些華語史著可見很強的西方影響,但不少也有其明顯的獨特性(盡管影響我們內地較多的,似乎是那些較少獨特性的論著)。下麵我的發言,限定在“西方”的範圍內。

有一點需要略作說明,所謂“西方”也好,“國際”(在我們的言說中通常並不包括中國)也好,甚而“海外”也好,不論從時間還是空間角度看都是變量而非定量,本不應也不能一概論之,在這樣簡短的討論中,為行文方便,以下仍用“西方”這一統稱,但卻是作為一個變量概念而使用的。

我的基本看法是,21世紀的中國史學應該是開放型的,它必須麵向世界,同時也當虛其心,盡可能接納其他學科的理論和方法,最後形成一種和而不同的新史學。

今日的學術已成為世界性的,且不說中國史學是世界史學的一部分,就是對中國自身曆史的研究,也已成為世界的研究。這樣,中外史學對話的必要性與日俱增。早在80年前,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已提出:“國民而無世界智識,其國將何以圖存於世界之中?”在將臨的新世紀中,中國史學的進一步走向世界,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