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讀魯迅的書,印象很深的是他認為寫作的本領不能從什麽“文章作法”一類的書籍中得來。做知青的時候也曾學作舊詩,指點我的老先生並不喜歡魯迅,但常舉例告訴我大學中文係的教授所長即在於“述而不作”(我自己當了大學老師後知道這也不容易),略帶北方人所謂“會說不會練”的意思。到我上大學的時候,也曾去旁聽過幾次中文係的寫作課,後來發現授課的老師在地方晚報上發表一篇小文而引以為榮,便有些失敬,更覺得魯迅先生所言不差。魯迅的原話雖然記不清了,那意思卻常向詢問“史學研究方法”的學生述及。這當然部分是想“藏拙”,我確實不知道有什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抽象“方法”,學會了即可治史。
中國的傳統似乎不甚注重抽象出來的“方法”,謙遜一點的說“文無定法”,自信更足者便說“文成法立”。其實要說方法也有,從補鍋做家具到練武學寫字,大致都是從臨摹入手,作文作詩亦然。不過一般的手藝人以謀生為念,很少有武俠小說中人欲“光大門派”之想;而作文作詩作畫的,就總思在臨摹的基礎上有所突破,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桐城文派所謂“有所法而後能,有所變而後大”便是這一學習方法的最好總結。多數人雖然很難越過前一階段,但後一境界總是有誌者的努力方向。
我也不時將這一“方法”告訴學生,勸其在今日史家中選一性之所近(而不是一般認為最好)的高手,先熟讀其論著,自己研究時試著先思其所思、言其所言,覺得像了,便已有一定火候,以後再想突破、特色一類高遠的問題不遲。不過,以今日本科生課程安排的飽滿程度,學生看“課外”讀物的時間已不多,恐怕到畢業時還不一定找到性之所近的臨摹對象;而研究生又苦於學習期限不長(通常第一年主要致力於外語),要廣讀當世論著而擇定摹仿目標,似亦非短期可成。所以他們仍想立即學到可以“點石成金”的方法,不時詢問老師用的是什麽“方法”,但我的回答總不能令其滿意(因我確讚成史無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