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麵一番議論之後,我察覺到自己將“關係”單純化了。有必要重新談論上文中一再使用過的那個“認同”。
如果城隻是如上所說的那樣“支配”與“規定”著創作思維,並投影在作品的人物世界,那麽不但人的審美活動,而且城的文化涵蘊都過於簡單,以致將為我們關於古城魅力的說法做出反證。我們並沒有真正進入“關係”的審美方麵。不妨認為,由於作家的工作方式,自其開始這一種精神創造的時候起,就不再屬於任何特定地域。或者更準確地說,他屬於,又不屬於。
我不想徑直引用知識分子是“流浪在城市中的波希米亞人”這種現成的說法。中國有的是田園式的城市,這類城市對於生長於鄉土中國、血管裏流淌著農民的血的中國知識分子,決不像西方現代城市之於西方知識分子那樣異己。上文所說的鄉土感不就是證明?即便如此,知識分子在中國,也不可能與城融合無間,像終老於斯的市民那樣。
城(人文環境)吞沒著人,消化程度卻因人的硬度(意識與意誌獨立的程度)而不等。知識分子從來是城市腹中難以消化的東西——自然愈到現代愈如此。半個多世紀以來那些提倡大地藝術、原始藝術的,無不是城市(且通常是大都市)中的知識者。他們以文化、藝術主張宣告了對於城的離心傾向,有意以“離心”作成自己的形象,從而顯現為特殊的城市人。他們是城市人,即使他們的城市文明批判,他們對於城市的叛逆姿態,也是由城市培養和鼓勵的。但他們又畢竟不同於消融在城市中與城市確然同體的城市人。更早一個時期頌揚吉普賽人,醉心於田園風情曠野文化的,也是一些困居城市備受精神饑渴折磨的城市人。他們未必意識到的是,隻是在城市他們才奏得出如許的田園與荒野之歌,旋律中深藏著**不寧的狂暴的城市心靈。文學似乎特別鼓勵對城市的反叛,這幾乎已成近現代文學的慣例,成為被不斷襲用的文學句法。因而作家作為“人”與城間的關係,又不僅僅是由其工作方式,也由其承受的文學傳統、文學家家族的精神血統所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