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標題會令人以為本書作者小題大作。但寫在京味小說中的北京人,的確可以看作中國人的某種標本。
市民與農民,都是天生的現實主義者——自然是在這個概念含義的較低層次上。他們生活的世俗、物質性質,他們麵對的生存問題的具體瑣細,他們所處社會經久而厚積著的經驗、常識,以及教養、知識水平的限製,都有助於造成關心基本生存注重實際的“現實主義”。祁家人津津有味地聽農民常二爺說鄉下生活,說農事,因為那是些“緊緊與生命相聯,最實際,最迫切的問題”,也因為他們自己原本“實際”。他們幹活吃飯,作藝吃飯,在這上頭玩不出花活來。這幾乎是小民的全部生活,其中有小民的真理。老北京人管衣食之資叫“嚼穀”(如說“奔嚼穀”)——有多麽的親切實在!
京味小說作者在多數場合,無寧說欣賞這種講求實際的態度。他們從這裏看出了對於知識分子空談玄想的嘲諷。小民的人生叫他們感受到生命的樸素與堅實。這裏或有被知識者遺忘(或曰喪失)了的一些基本的生命體驗。
市民的後代是在那個最世俗的世界裏開蒙的,不但那五、索七的後人,而且如《立體交叉橋》裏的侯家兒女。這世界擁有那樣豐富的經驗與常識,積存了無窮世代的人生教訓,在走出胡同社會之前,他們還邁不過這些去。索七的後人金玉寶拿自己與哥哥的境遇、遭際比較,而後選擇自己(鄧友梅《索七的後人》);侯家老二也在與哥哥、哥哥那一代人的比較中選擇自己(《鍾鼓樓》)。他們的認識可能是歪曲的,卻循著市民人物通常的認識道路。這兒沒有思辨哲學、形而上的位置,思想材料是直接生活;認識活動則在其每一環節都力求落到實處,實實在在的衣食住行。這固然有可能使他們切實,卻也同時會使他們委瑣。不管怎麽說,他們在最初都是被用了最切近而可靠的經驗塑造成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