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京人
據說關於北京,有三種空間範圍上的規定;本書所說的北京,指北京城區及關廂地區。近有劉紹棠提倡“北京鄉土文學”,《鄉土》〔1〕一集所收諸作,寫的多為北京郊區鄉村。原順天府所轄鄉村亦是“北京”,但京郊鄉村、京轄諸縣文化,不在本書所論範圍。大北京文化、北京地區(不限於城區)方言文化、北京地區城鄉文化的銜接等,都是有意義的課題,必能吸引研究者的興趣。
本書涉及的京味小說,如鄧友梅的作品,所寫空間範圍大致屬舊城區(即原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區)。即使舊城區,如原先的北城、南城〔2〕,就盡有漸成土著的外鄉人。有明一代曾以江浙、山西等地富民實京師。明清兩代由於京城的消費需求(包括文化消費),有大批藝人、工匠(以江浙籍為多)、農民遷入。現在的老北京人中,有多少是這些移民的後代,誰又說得清楚!王安憶的《大劉莊》、《我的來曆》寫到上海人的根。被認為道地、正宗的上海人,未見得是在上海有根的;真有根的,是那小漁村漁民的後人。
由戶籍製度或能找出有關北京人的規定,在生活中更足作為證明的,不如說是其現實形象,其在實際生活中的姿態。這裏也適用文化尺度的衡量,不必非經戶口簿的認可。林海音小傳,說“林海音出生於民國八年,原籍是台灣。可是自幼隨父母到北平去,在那兒成長,接受教育,工作,結婚,所以她有濃厚的北平味兒,也因此有人說她:‘比北平人還北平!’”〔3〕既如此,就稱她“北平人”又何妨?
令人驚歎的,是北京文化的同化力。《正紅旗下》裏有一位出生膠東的老王掌櫃,“在他剛一入京的時候,對於旗人的服裝打扮,規矩禮節,以及說話的腔調,他都看不慣、聽不慣,甚至有些反感。他也看不上他們的逢節按令挑著樣兒吃,賒著也得吃的講究與作風,更看不上他們的提籠架鳥,飄飄欲仙地搖來晃去的神氣與姿態。可是,到了三十歲,他自己也玩上了百靈,而且和他們一交換養鳥的經驗,就能談半天兒,越談越深刻,也越親熱。……”北京城就這樣消化著遷入者。這也是一種“風教”:北京以其文化優勢,使外鄉人變土著儼若“歸化”。由文學中引出的上述“實例”講的是北京文化對於北京人的塑造過程。漸次產生的歸屬感,使老王掌櫃“越想家,也越愛留在北京。北京似乎有一種使他不知如何是好的魔力”。對於北京的鄉土感情於是乎釀成。這類變化發生在北京,幾乎是不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