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京:城與人

四 文化分裂與文化多元

字體:16+-

由近代史揭開的,是一個空前矛盾的文化時代。時間性的(現代與傳統)與空間性的(西方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諸種矛盾的匯集,多種文化形態的並存,更是過渡時期的特有景觀。屬於這景觀的,還有地域文化差異(如東南沿海文化與內地文化)和為近現代曆史進程急劇擴大著的城鄉差別與對立。上麵的描述過於條理化了。實際生活中,則昨天今天與明天在在交錯,東方與西方處處重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所謂“純粹形態”,亦看不出“絕對界限”。這才是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所處的實際文化環境。李大釗曾表達對上述矛盾紛繁的曆史生活的感受,說道:“中國人今日的生活全是矛盾生活,中國今日的現象全是矛盾現象。”“矛盾生活,就是新舊不調和的生活,就是一個新的,一個舊的,其間相去不知幾千萬裏的東西,偏偏湊在一處,分立對抗的生活。”〔28〕

呈現在新文學中的時代矛盾,是經了當時的意識的整理和強調的,主要即為傳統與現代,中國本土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形態清晰而嚴整。“五四”時期文學因其時的曆史生活主題,更強調現代與傳統的衝突。“五四”之後,民族矛盾的激化,複雜化了作者們的生活印象。外資入侵造就了藍小山、丁約翰之類西崽式人物,以及祁瑞豐、冠招娣一流洋奴氣味的胡同子弟。〔29〕這是一種含義嚴重得多的文化分裂。老舍不惜用了刻薄的態度,寫留學回國數典忘祖的文人(《犧牲》、《東西》等)。這是他所意識到的文化分裂在他的世界圖景中的呈現。在這樣的世界圖景中,對於市民文化的批判態度自然而然地溫和化了。然而老舍畢竟以其敏銳,寫出了文化形態日趨繁複的現代北京,寫出了侵蝕著古老城市的異質文化,出現在胡同裏的陌生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