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1]
孤獨的托克維爾
19世紀40年代,國力蒸蒸日上的法蘭西七月王朝,和諧的外表下潛流湧動。1848年1月29日,眾議員托克維爾在議會中憂心如焚地說道:“你們沒有以本能的直覺感到歐洲的大地又在顫動嗎?難道你們沒有感覺到……一股革命風暴正在歐洲刮起嗎?人們不知道這股風暴起於何處,刮往何處,也不知道它會將誰刮走。”“當我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國家尋找是什麽有效的原因導致統治階級的垮台時,我清楚地看到導致這樣結果的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偶然的或表麵的原因。但請大家相信,使他們失去權力的真正原因或有效原因,是他們不配掌權了。”當時,被托克維爾指責為不配掌權的諸君,曾對他報以嘲笑。
這些人的嘲笑不是沒有道理的。奉行自由經濟政策的七月王朝自1830年建立以來,已使法國恢複了大國地位,掌權者惑於紙醉金迷的社會外表,難免自得。雖然他們偶爾也能聽到因過高的財產門檻而被剝奪了選舉權的中產階級的抗議聲,但他們堅信經濟的發展能夠解決這一切問題。時任首相基佐——托克維爾曾就讀於其門下——對抗議者說:“先生們,趕快發財吧,發了財你們就會成為選民的。”這位偉大的曆史學家、複辟王朝時期勇敢的鬥士,卻在此時喪失了對於現實的敏感性。他在殫精竭慮地操心法國政治,同時壓製著自由派反對政府的活動,一如早年壓製他的諸位複辟王朝大臣所為。
托克維爾發言後不到一個月,2月22日,革命爆發了,僅三天時間,七月王朝便土崩瓦解。對此,托克維爾並未感到惋惜,相反,他相信法國已從渾噩中猛醒過來,將再造偉大。他當選為新成立的國民議會的議員,並熱情參與到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憲法的起草工作當中。然而2月的革命隻是摧垮了一個王朝,卻並未解決法國深重的社會問題。同年6月,法國再次發生革命,但旋即被鎮壓,嗣後上台擔任總統的是拿破侖的侄子,拿破侖三世。托克維爾痛苦地看到,專製的力量重又回潮,而且此潮洶湧,他無能為力。雖然被拿破侖三世任命為外交部長,但一直有著政治抱負的托克維爾並無欣喜。1851年年底,拿破侖三世意圖稱帝,作為反對派的托克維爾被扣押。這很可能意味著托克維爾政治生命的結束,但此時他卻終於感到放鬆了,他在給友人的信裏說道,自己從未像被扣押的那段時間那般感到滿意。也許是托克維爾終於從多年的“立功”還是“立言”的糾結中解脫出來,對於時代、對於政治徹底的失望,使得他反而可以笑對一切了。被釋放後,托克維爾退出政壇,隱居鄉間,開始了《舊製度與大革命》的寫作。此時,因革命而倉皇下台的基佐,也正隱居鄉間研究英國革命史。這對殊途同歸的師生,都要在對曆史的沉思中發出比議會講壇上更響亮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