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

引論:“她”字與“文化史事件”

字體:16+-

據載,2000年1月,美國方言學會曾舉行過一次有趣的“世紀之字”評選活動。獲得提名的“世紀之字”有“自由”、“正義”、“科學”、“自然”、“OK”、“書”和“她”等,而進入決賽的隻有“科學”和“她”字(science & she )。最後,“她”竟然以35票對27票戰勝了“科學”,奪取了桂冠,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一個字”。有論者因此推斷,這一推選結果“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似乎意味著女人在21世紀將要發揮“更重要的作用”。[1]這一推斷是否有理可據,筆者不敢妄判。但它卻可激發今人對於中西女性代詞的文化聯想,增加我們探討曆史上有關“她”字問題的學術興味。

在中國近代史上,“她”字被認為是五四時期中國人“所發明的最迷人的新語詞之一”。 [6]它的創生、爭論及其此後的認同和流行,既是東西文化接觸後出現的一個典型的語言現象,又是新的性別文化現象,同時還是文學史、思想史和社會文化批評史變遷中值得關注的現象。換言之,它曾曆史地參與並且影響了語言、性別文化、文學和思想觀念等在近代中國的變遷過程。因此,它的出現、認同、流行及其功能本身,在不同程度上也可成為近代中國的性別史、文學書寫史,乃至觀念史和中外文化互動關係史等研究領域的獨特考察對象。不妨設想,這類研究或可為今人反思跨文化接觸和現代性問題本身,提供生動而別致的曆史資源。

英國著名史家彼得·伯克在回答文化史研究者何以要特別關注語言問題時,曾明確指出:“文化史學家為什麽要涉及語言?他們為什麽不把這個主題留給語言學家去討論呢?這裏的理由之一是,在任何時候,語言都是一個敏感的指示器,能表明文化的變遷,雖然並不隻是個簡單的反映。”[7]這也是筆者樂意圍繞“她”字展開研究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