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規 我早就拜讀過興濤所寫的關於中文“她”字的文章。兩年前,他告訴我還在悉心研究這個字的曆史,並準備拓展成書的時候,我雖未拍案,卻已連連叫絕。憑直覺和預感,或由於本人的學術興趣,我覺得這樣的研究一定比那些言不及義的“後殖民”、“後現代”宏論有意思得多。每當見到一些趕時髦的、半生不熟的著述,我總會思忖:為什麽不能靜下心來做一些實實在在的學問呢?《“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便是紮實研究的成果。
肯定會有人認為,為“她”字寫史,未免小題大做。我不會與其爭辯,隻想說我與興濤同感:這不是小題。“她”字所折射出的文化史內蘊,實在太豐富了。當然,我這裏說的不隻是“小中見大”的問題。對此,本書已有許多精彩論述,因而毋庸贅言。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是,“她”涉及人類的一半(“半邊天”),“她”同“你”“我”休戚相關,人的悲歡離合也多半與“她”有關——“她”能不重要嗎?沒有“她”,文學藝術黯然失色;沒有“她”,情歌戀曲難以譜寫……顯然,我在這裏用“她”這個代詞泛指女性,而中文中代表女性的“她”字是90多年前才誕生的,用本書作者的話說:“作為第三人稱單數代詞的‘她’字(不隻是看外形,而是就形義的統一體而言),乃為劉半農所創造和發明。”對“她”字沒有研究的我,也會很自然地想起劉半農的那首名詩《教我如何不想她》,盡管這並不是許多人所認為的 “她”字首次入詩。
“她”字的創製以及關於“她”字“造型”的極為熱鬧的爭論,讓我想到西方早就有的一種觀點,即中文的漢字結構不太適用於抽象思維,更有利於直觀的形象思維。換句話說,與西方的拚音文字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屬於表意文字的漢字,其含義多半已見之於文字符號。表意文字本身往往就可以理解。它的讀音也許在曆史長河中發生了變化,或在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發音,但是就像阿拉伯數字在不同語言中有不同的讀音一樣,其含義很多時候卻是“一目了然”的。正是漢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在中國人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具有顯著地位(漢字書法隻是一種表現形式)。早期研究中國思想和語言的西方學者已經熱衷於這類話題,並以此分析所謂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當然,他們當時麵對的還是文言文和古代漢語,其語言比較的結論是:西方的邏輯思維主要借助句法上的組合,而表意文字使中國人推崇類比思維。中國古代哲人不擅長從抽象概念出發來進行演繹,而是喜歡用具體事例說明問題;他們不喜思辨,而以比照見長。此乃具體的、形象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