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構主義心理學派產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建構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其淵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紀意大利哲學家詹巴蒂斯塔·維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年),其後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哲學家康德和美國哲學家杜威等。而將建構主義哲學思想真正引入心理學領域、推動建構主義心理學派形成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兒童學習與發展領域的,首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年)和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年)。20世紀20年代,維果茨基依據馬克思的相關理論,提出人的心理是在活動中,在人際互動中發展的。之後,他進一步指出高級心理機能是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構建起來的,為社會建構主義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皮亞傑在其1936年出版的《兒童智慧的起源》一書中首次提出“內化與外化的雙向建構”的思想,並在其1937年出版的《兒童對現實的構造》一書中對這一思想進一步進行了明確和係統的闡述,由此奠定了皮亞傑個體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基礎。[2]
20世紀下半期以來,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將人類帶進了知識經濟時代,人們越來越傾向於改變舊的知識概念。特別是以計算機和網絡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教育實踐,促進了建構主義心理學派學習理論的不斷繁榮。
一般認為,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建構主義學派。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兩種劃分方法,一是美國佐治亞大學教育學院提出的“六範式論”,二是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福克(A.E.Woolfolk,2001)提出的“三陣營論”。“六範式論”強調的是存在六種不同傾向的建構主義範式,即:激進建構主義、社會建構主義、對待中介行為的社會文化觀點、信息加工建構主義、社會建構論、控製論係統觀。[3]“三陣營論”則把建構主義觀點分為以信息加工心理學和皮亞傑為代表的個體建構主義、以維果茨基為代表的社會建構主義以及社會學建構主義三個陣營。[4]本節主要介紹“三陣營論”中以皮亞傑為代表的個體建構主義和以維果茨基為代表的社會建構主義及其學前教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