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學前教育史

第三節 古代印度的學前教育

字體:16+-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但實際上有別於其他三個文明古國,古代印度隻是一個地理概念,而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是今天的南亞次大陸地區許多建立在部落製基礎上的小王國。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位於該地區的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巴文化。公元前1500左右,哈拉巴文化衰落,由位於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的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歐羅巴人種)征服了土著,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吠陀文明。吠陀文明帶有明顯的原始文化色彩。然而它很快就加速度發展,並進入高水平的成熟期——婆羅門教文明。吠陀文明和婆羅門教文明是前後相承的一個整體,產生了今日印度人民視為自身文明之源的成果——吠陀經典、曆史史詩、梵文、種姓製度……許多有形的和無形的東西一直延續到今天。

古代印度的教育以保持種姓壓迫和宗教培養為核心,但在婆羅門教時期和佛教興起時期,學前教育在形式和內容上各具特色。

一、婆羅門的學前教育

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600年,古代印度逐漸形成了一套嚴格的等級製度,名曰種姓製度。它把從事不同分工的人群劃分成4個等級(種姓):第一等級是婆羅門,即僧侶;第二等級是刹帝利,即武士;第三等級是吠舍,即農民和從事手工商業的平民;第四等級是首陀羅,即被征服者或奴隸。前兩種為高級種姓,且當時的教育事業完全掌握在婆羅門手中,能接受教育的也主要是高級種姓。

在婆羅門家庭裏,兒童3~5歲時,經過剃度禮,開始在家庭裏接受教育。兒童學習內容主要是婆羅門教的經典——《吠陀》經。吠陀意譯為“明”,即知識、啟示,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主要文體是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婆羅門教傳統上認為吠陀是天啟的,祭祀是萬能的,婆羅門種姓是至上的。吠陀先是由主(梵)傳授給這個宇宙而創造的,然後通過古代的先知將永恒的真理傳遞給世人,再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小心謹慎地流傳下來。所以它是一種人類直接聽聞上天啟示的經驗,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