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和教育活動
張雪門(1891—1973年),浙江鄞縣(寧波)人,中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他與著名的學前教育家陳鶴琴有“南陳北張”之稱。
張雪門年幼時就讀私塾,後畢業於浙江省立第四中學,1912年就任鄞縣私立星蔭小學校長。1918年,張雪門創辦第一所在寧波由中國人辦的幼稚園——星蔭幼稚園。1920年,與人合辦兩年製的幼稚師範。同年,他應邀到北平任孔德學校小學部主任,並考察平津幼稚教育。1924年,他前往北平大學教育係學習,期間,他得到了係主任高仁山的指導,對福祿培爾、蒙台梭利等國外學前教育家的思想進行研究,先後編譯了《福祿培爾母親遊戲輯要》和《蒙台梭利及其教育》。1926年,他還發表了其課程研究成果《幼兒園第一季度課程》。
1928年秋,張雪門被北平孔德學校聘為幼稚師範科主任,主持培養幼兒師資工作。1930年秋,他應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長熊希齡之聘,任北平幼稚師範學校校長。此後,張雪門開始了幼稚園行為課程的研究。抗戰爆發後,張雪門將北平幼師遷往廣西桂林,1944年,幼師遷至重慶。1946年,他應邀赴台灣創辦兒童保育院。因工作繁重,患上了嚴重的眼疾,於1952年離開了育幼院。1973年,張雪門因腦病複發逝世,享年83歲。
二、論幼稚教育的目的
20世紀30年代,在對當時學前教育進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教育目標的不同,張雪門將中國當時的幼稚教育分為四類。
(一)以培植士大夫為目標的幼稚教育
張雪門認為清末仿效日本創辦的蒙養院就屬於這一類。為了造就士大夫,這類蒙養院以“陳腐的學問,忠孝的道德,嚴格的管理,再加上勞心而不勞力的培養”對幼兒進行教育。在1933年發表的《我國三十年來幼稚教育的回顧》一文中,張雪門對這類日式蒙養院做了這樣的描述:“他們將談話、排板、唱歌、識字、積木等科目,一個時間一個時間規定在功課表上,不會混亂而且也不許混亂的,教師高高地坐在上麵,蒙養生很端正地坐在下麵。教師教一樣,學生學一樣,全部活動不脫教師的示範,兒童不能自己別出心裁,也不許其別出心裁。至於各種工具和材料,如果教師不給,兒童自然不能自由取用,且放置的地方很高,兒童雖欲取而不得……在這種教育底下……兒童是被動的,雙方都充滿了壓迫的苦悶。所學的全是零零碎碎的知識技能,都是浮麵的,虛偽的,日子稍久就立刻忘懷了”。[47]他指出了以培養士大夫為教育目的的蒙養院在管理、課程和教學上存在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