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及教育實踐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歙縣人,原名文浚,因欣賞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改名為“知行”,後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為“行知”。陶行知秉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先後參與發動了平民教育運動、鄉村教育運動、普及教育運動、戰時教育運動、民主教育運動,極大地推動了民國時期教育實踐的進步,並創造性地構建了“生活教育理論”體係,被公認為“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6歲就讀私塾,15歲就讀歙縣崇一學堂,23歲畢業於金陵大學,同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市政學,並於次年獲政治學碩士學位。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師從杜威、孟祿、克伯屈等美國教育家。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及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1922年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幹事,1923年發起“平民教育”運動,關注麵向農村和工廠辦教育。1926年倡導開展鄉村教育運動。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曉莊創辦鄉村幼兒師範學校——曉莊師範學校,並創辦中國第一個“中國的、平民的、省錢的”鄉村幼稚園——南京燕子磯幼稚園。1931年開展“普及教育”工作。1932年在上海創建山海工學團,開創“小先生製”和“傳遞先生製”。1939年7月,在四川重慶創辦育才學校。1946年7月25日,因長期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二、生活教育理論
(一)生活教育理論的確立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的確立經過了三個階段,即萌芽期、發展期、成熟期。
1.萌芽期(1917—1926)
1917年,剛從美國留學歸國的陶行知看到中國教育與生活缺乏應有的聯係,教師“死教書、教死書、教書死”,學生則“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整個學校教育一片死氣沉沉,於是便極力宣傳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等思想。這一過程中,陶行知經過不斷思考,於1921年的一次演講中,最早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1925年又提出“教學做合一”的思想,生活教育思想已經初具雛形。總體來看,由於尚未形成係統,也沒有經過實踐檢驗,這段時期可視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萌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