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及教育活動
蔡元培(1868—1940年),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他6歲破蒙,17歲中秀才,23歲中舉,24歲中進士,“少年通經”“聲聞中外”,隨後授職翰林院編修。1894年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他衝擊很大。憤而研習西學,讚同變法。1912年以前,蔡元培發起成立中國教育學會和光複會,參加了同盟會,成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的骨幹。其間還主持過紹興中西學堂、上海愛國女學,並於1907年遠赴德國萊比錫大學深造,直至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才回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蔡元培致力於發展資產階級民主教育事業和學術研究。1912年1月至7月,他出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持民國初期的教育革新工作。1917年至1923年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對學校進行全麵改革,使得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1927年至1928年,蔡元培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監察院院長、司法部部長等職務,同時還擔任大學院(教育部)院長,主持了教育行政學術化改革事務。1928年以後,他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直到1940年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撰寫了大量教育論著。他的學前教育主張主要體現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新教育與舊教育之歧點》《貧兒院與貧兒教育的關係》《美育的實施方法》《美育》等篇章之中。
二、“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
1912年2月,蔡元培撰文《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提出了“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
在文章中,蔡元培根據德國哲學家康德的觀點以及資產階級的需要,為養成“共和國民健全的人格”,提出了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五育”並舉的新教育總方針。他說,教育可以分屬於政治和超然於政治兩類。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屬於前一類。軍國民教育即體育,它可以增強國民的體質與意誌,是近代中國應對強鄰交逼、喪失國權的辦法;實利主義教育即智育,它把文化知識、生產技能融入教學中,對發展國家經濟、強國富民具有重要的意義;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它是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它以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作為主要內容,可以避免國家間的私鬥和社會的貧富分化。世界觀教育和美育屬於後一類,即屬於超然於政治的教育。世界觀教育著重培養人們對現象世界持超然態度,促使人們對實體世界抱有積極態度;美育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和人格尊嚴,使人們不厭棄也不執著於現象世界,是人們從現象世界進入實體世界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