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學前教育史

第一節 晚清時期的學前教育

字體:16+-

晚清時期一般是指始於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迄於1912年清宣統皇帝的退位這一段時間。這一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及文化教育均發生了深刻變化,學前教育隨之也由傳統向近代轉型,公共學前教育社會機構出現。

一、學前教育轉型的背景

(一)近代大工業生產的出現

中國出現近代大工業生產是從19世紀中葉開始的。當時,西方列強為了在華傾銷廉價商品、掠奪各種資源,在中國的沿海地區開辦了輪船修理廠和原料加工廠。爾後,清政府的一批洋務派在“自強”“求富”的口號下,於19世紀60年代開始創辦軍工廠,開辦民用企業,著名的有江南製造局、天津軍械所、福州船政局等,於是,中國近代大工業生產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接著,中國的民族資本家開始創辦一批工廠,近代大工業生產進一步發展,中國的產業工人隊伍也隨之壯大。據統計,1912年,中國約有120萬產業工人。而在這些工人中,除了大量的男性工人外,還有著相當數量的婦女。這些婦女為生活所迫,走進了工廠,卻把她們的幼小孩子留在家中,無人照看。這就為公共學前教育機構的產生提出了要求。

(二)國人向西方學習的興起

隨著中國在西方列強入侵中的敗北,一批先進的中國人開始理性地審視自身和西方世界。他們在19世紀40年代開始就呼籲“師夷長技以製夷”,通過探究西事、翻譯西書、購置洋人報刊來了解西方世界。之後,洋務派提議學習“西語”“西藝”“西政”。隨之,資產階級維新派和立憲派呼籲仿照西方君主立憲國家的模式,進一步改革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其中,一些人還提議像西方一樣發展學前教育。如1902年,梁啟超在《教育政策私議》中倡議中國向日本學習,設立兩年製的幼稚園。1903年至1904年,由羅振玉主編的《教育世界》刊載了《幼稚園恩物圖說》《幼稚園保育法》等一批介紹日本學前教育狀況的文章。此外,一些知識分子還赴國外學習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