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職業指導

6.3 自我認知

字體:16+-

一、自我認知的概念

自我認知也叫自我意識,是一種多維度、多層次的複雜心理現象,它由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控製三種心理成分構成。這三種心理成分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統一於個體的自我意識之中。從認識形式看,它表現為自我感覺、自我觀察、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評等,統稱為“自我認識”;從情緒形式看,它表現為自我感受、自愛、自尊、自侍、自卑、責任感、義務感和優越感等,統稱為“自我體驗”;從意誌形式看,它表現為自立、自主、自製、自強、自衛、自律等,統稱為“自我控製”。

二、自我認知的作用

自我認知在個體發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認知是認識外界客觀事物的條件。一個人如果還不知道自己,也無法把自己與周圍相區別時,他就不可能認識外界客觀事物。其次,自我認知是人的自覺性、自控力的前提,對自我教育有推動作用。人隻有意識到自己是誰,應該做什麽的時候,才會自覺自律地去行動。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就有助於他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取得自我教育積極的效果。再次,自我認知是改造自身主觀因素的途徑,它使人能不斷地自我監督、自我修養、自我完善。可見,自我認知影響著人的道德判斷和個性的形成,尤其對個性傾向性的形成更為重要。

三、自我認知的性質

自我認知的性質包括社會性、形象性和能動性。

1.自我認知的社會性

自我認知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個體角色化的過程。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隻是一個自然的實體,一個生物的人,甚至還比不上動物,具有較大的依賴性,必須得到成人的關懷和照顧才能長大成人,產生人的意識。如果嬰兒從一開始就被剝奪了人類的社會環境,使其同動物生活在一起,就會由於失去了人類的社會文化環境和物質生活條件而不能形成人的意識。因此,一個人隻有處在人類的社會環境中,才能發育成長,並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對周圍世界的認識,與此同時也產生對自己的認識,即形成自我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