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因素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1.氣質
氣質是人類心理活動中關於動力方麵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幼兒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表明,氣質會使幼兒的整個心理活動都染上特殊的色彩。
氣質影響幼兒身體健康。例如,易撫養型氣質的幼兒,較容易受成人的忽視而挨餓甚至死亡;難撫養型氣質的幼兒,容易受到意外損傷和虐待。
氣質類型容易影響人的認知活動。研究發現,多血質和膽汁質的幼兒解題速度比抑鬱質和黏液質的幼兒要快很多。黏液質和抑鬱質的幼兒善於進行自我反省,控製力較強。
不同性別的幼兒氣質各不相同。男孩與父母之間的交往總是不同於女孩,男孩多表現出抗議、不順從,女孩多表現為積極互動。
2.性格
性格是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和慣常的行為方式的表現。例如,性格活潑開朗的幼兒,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並自動接受來自環境的影響,易於受到幼兒園及其他場所中人們的歡迎;而沉默少語的幼兒,參與社會交往的主動性較差,較容易被忽略。
3.能力
能力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結構,它是人類個性心理特征的表現之一。幼兒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自身社會性發展水平。例如,觀點采擇能力能夠幫助幼兒去自我中心,並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也有利於形成親社會行為。
(二)環境因素對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影響
1.家庭
家庭結構及類型會影響兒童的社會性發展。人口較少、規模較小的家庭中,幼兒的交往對象往往比較單一,不利於其形成較強的交往能力。而人口較多、規模較大的家庭中,幼兒可以同時和幾代人交往,學習與長輩相處的方法,鍛煉自身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並促進個體社會化。
家庭生活環境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物質資源相對較為匱乏,居住場所較為廣闊,遊玩的空間比較大,同村的兒童也常在一起玩耍,因此有利於同伴間的交往。而城市中的孩子,他們往往接觸的事物較多,視野也比較廣闊,而且還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和多種多樣的傳媒文化,這些有利於孩子的社會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