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幼兒園班級管理與環境創設

六、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字體:16+-

【案例1】

每次區域活動之後是姚老師比較頭疼的時候。因為總是有些孩子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姚老師,美嘉把圖書角的繪本撕破了。”姚老師走過去一看,可不是,繪本《鱷魚怕怕,牙醫怕怕》的封皮已經被撕掉了。美嘉看到姚老師就低聲地說:“姚老師,對不起。下次我不會撕書了。”姚老師剛想告訴美嘉以後要愛護書,卻又聽到有小朋友喊:“姚老師,張樹元把娃娃家裏的桌子弄破了。”每次活動區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狀況,而且活動結束後,還需要姚老師把孩子們剛才玩過的區域重新整理,為此姚老師也很煩惱。

【案例2】

小朋友們正在吃午飯,明明說:“老師我想上廁所。”老師允許後,明明跑進了廁所。不一會兒,就看到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開始吃飯。這時坐在他旁邊的雨菲說:“老師,明明他剛才上廁所沒有洗手就回來吃飯了。”老師見狀走過去問明明是不是沒洗手,他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明明總是在上完廁所後不洗手,老師每次都要提醒他,要是沒提醒他就不洗手。

案例1中的幼兒在區域活動的時候,沒有養成愛惜物品,遵守活動規則的良好行為習慣。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這句話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教育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這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首先,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可以糾正和改變當前幼兒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重幼兒認知教育、輕幼兒行為培育的傾向。其次,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由兒童行為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的。最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促進幼兒真正地全麵、和諧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