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戶外活動結束之後,張老師帶著小朋友們回教室,然後告訴他們去小便、洗手、喝水。別的小朋友都去廁所了,可是依涵卻坐在她的小椅子上不動,張老師喊了好幾遍:“依涵,你沒小便吧,快小便。”她低著頭不說話也不動。正當張老師有些惱火地走到她的麵前時,卻發現她的褲子濕了一片,原來她又尿褲子了。雖然日後張老師會時不時地問她要不要小便,可還是避免不了這樣的事情。張老師問她為什麽有尿不去上廁所,為什麽尿了褲子也不說話。她坐在小椅子上一句話不說。給她換衣服的時候,張老師告訴她以後想小便的話就告訴老師,老師帶你上廁所。她抬頭看了看我點了點頭。
【案例2】
嘉豪的媽媽每次接他的時候都對老師說:“我兒子在家裏的時候大便一直很正常,在家隻要想大便他就會去廁所,可是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他就是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寧願在外麵的公廁大便。要不就是忍著回到家裏再大便,實在憋不住了就拉在褲子裏,真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案例3】
午睡前,我讓小朋友們去上廁所,然後我去給他們把床和被子放好。忽然聽到洗手間傳來一片混亂聲,我連忙走進去一看,好多女孩子都擠在最裏側的便池前,外麵的便池根本就沒人用。看到我進來了,好多小朋友就喊:“老師,她擠我。”“老師,她剛才推我。”“老師,雯欣沒有洗手。”貝貝則哭著跑到我麵前說:“老師,薇薇剛才推我,我的腳掉進便池裏了。”我趕緊安慰她,然後把薇薇叫到我麵前,問她為什麽推貝貝。這時薇薇也哭了,說:“老師,我不是故意的,後邊的小朋友使勁擠我。”
案例1和案例2中出現的情況可能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幼兒膽小,害怕老師責罰,或者是有過告訴老師自己想上廁所但老師不允許的經曆。學齡前的兒童道德發展水平仍處於他律階段,他們自身還沒有是非標準。在他們眼中老師的話就是對的,就應該遵守。他們也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看法,有時候他們會想:我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如果大便的時間比較長,有可能自己會落後的,是不是教師就不喜歡自己呢?因此,有的孩子寧可憋著也不在幼兒園大便。二是由於換了環境幼兒不願在幼兒園裏大小便。幼兒適應新環境是有差別的,案例2中的嘉豪就屬於這類兒童。他們在缺乏安全的新環境中更容易產生恐懼感。孩子在家都使用坐便器或痰盂,有的還用專屬自己的小坐便器,脫褲子穿褲子都有大人幫忙。而在幼兒園,設施不一樣,尤其是女孩子,首先要跨上台階,跨過便池,然後脫下褲子、蹲下來,有時脫不下褲子又不敢和老師說,也沒有家長陪伴,因此就不願意上廁所。三是有的孩子玩起來而忘了說,還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常常會全力投入當前遊戲活動而忘記生理需要,產生大小便失禁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