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幼兒園班級管理與環境創設

五、主班老師與配班老師如何配合

字體:16+-

【案例1】態度VS能力

在工作報告會上,任職多年的霍老師是這樣評價新的配班小張老師的:小張老師做事勤快,是做事果斷型的,她還比較積極。她是這學期轉來的,對我們班孩子都不熟悉,孩子名字也叫不上來,她來了第一件事就是把孩子的座次表抄了一份,先把名字都記住了;然後了解每個小孩的情況。我覺得一個人的主動性非常重要,如果她不是很想投入到我們班的班級工作當中去的話,她根本就不會這麽快地去了解孩子的名字,所以我就要支持她。她是從別的班轉到我們班來的嘛,我要把這種主動性讓出來。她工作要是不主動,我們班後麵兩年的工作就會回到從前。[1]

【案例2】新教師VS老教師

徐老師是一位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而她的搭班方老師是一位剛從師範學校畢業的新教師。這天,區域活動結束,值日生小瑞負責協助方老師做活動室的整理工作,到離園時間了,仍不見他們回來。徐老師跑到活動室一看,方老師正熱火朝天地收拾著,小瑞則是吊兒郎當地把玩具往收納箱裏丟。徐老師頓時不高興了,“怎麽還沒收拾好?小瑞你怎麽回事,那樣散漫的樣子可不行。”這話似有責怪方老師不督促小瑞的意思,但出於對徐老師的尊敬,方老師沒有吭聲,隨著下了樓。等把小朋友們一個個交到家長手裏後,方老師主動找到徐老師說明情況:“剛剛小瑞的行為是一種無害化的消極行為,他的目的也許隻是出於引起我們的注意,哪怕是得到否定都會引起他的‘炫耀’。您對他的吊兒郎當很生氣就正中他的下懷,有可能導致這種行為再次出現,所以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忽視他的消極行為,等待出現值得讚揚的適宜行為時再加以正麵強化,以此慢慢改進。”徐老師聽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