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在中班科學活動“小水滴去哪兒了”中,王老師先在黑板上介紹了四種質地不同的紙,分別是報紙、餐巾紙、塑料包裝紙和卡紙,然後又為幼兒演示了用滴管吸水。王老師先讓孩子們猜想:水滴在四種不同的紙上,會發生什麽?然後記錄在黑板上的表裏。報紙、餐巾紙、塑料紙的答案都很一致,唯獨卡紙,孩子們出現了不一樣的答案。為了驗證猜想,王老師為每個孩子提供了一份材料,包括四種紙、滴管和水,孩子們開始了自己的小實驗。所有小朋友都很投入。老師在每個小組稍作停留,和孩子們一起觀察“小水滴去哪兒了”。所有小朋友都完成了實驗,又一起將實驗結果記錄出來,並且消除了猜想時的不一致答案:卡紙可以吸水,隻是吸得很慢很慢。活動最後,王老師教小朋友利用“紙可以吸水”的特性,用漂亮的顏料把紙染成了一塊塊美麗的花手絹。
操作活動是幼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經驗的獲得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2~6歲的幼兒處於感知運動階段,此階段的幼兒不會運用表象思維,而是依靠感知和動作來探索世界。因此,兒童早期,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動作表現出來的,而發生的心理機製是在主體內部進行的,是同化和順應的過程,是主體的心理機製從平衡到不平衡,又從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斷調整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主體與客體獲得適應。所以,我們說,動作是幼兒認識世界、適應環境的主要手段。教師在日常的活動中要多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幼兒通過親自操作探索,獲得有關經驗,而不是通過教師的口頭傳授。
【案例2】
大班數學活動的內容是“5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教師先在黑板上貼了一張圖(見圖2-2)。然後老師開始講課:“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漂亮的圖片。看看黑板上有這麽多的蘋果,我們一起來玩分蘋果的遊戲,好不好?”“先看這裏,有兩個蘋果,分給兩個小朋友,有幾種分法呀?每個小朋友分得幾個蘋果?”孩子們發表完看法後,教師公布正確答案,然後用相應數量的蘋果代替問號貼在上麵。按著同樣的套路老師一直講到了五個蘋果的分法。分完了蘋果,老師帶領孩子們一起回顧學習內容,老師很有節奏地、邊說邊用手指比畫:“2可以分成1和1!”孩子們也跟著邊說邊做。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後,教師讓幼兒拿出從家裏帶來的小木棍,自己操作,將木棍分組。由於時間問題,孩子們還沒有怎麽擺弄就下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