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心理發展的影響因素
在幼兒園裏,幼兒教師有時會驚奇地發現某個小朋友聊天時用到一些老師和家長都沒有聽說過的新詞,這些詞孩子是從哪兒學來的,為什麽會對這些詞感興趣並記憶牢固?對於幼兒心理發生和發展的速度和結果影響因素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學家和幼兒教育工作者努力探討的問題,他們采用各種方法來研究並嚐試揭開其奧秘。
多數研究者認為,幼兒心理的發生和發展是生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但由於這兩大因素本身結構的複雜性和它們相互作用的交錯性,研究者隻能揭示眾多未知秘密的冰山一角。例如,腦科學研究發現了嬰幼兒心理發展的關鍵期與腦發展的關鍵期的關係。嬰幼兒腦部高級神經網絡的形成有一定的時間期限,不同區域的腦神經網絡有不同的構建,並在不同的時期達到成熟。嬰幼兒比較容易學習某些知識經驗或形成某些行為,這是因為此階段嬰幼兒大腦中負責該行為的特定區域恰好處於發展最快速、最有效的時期。研究還發現,幼兒腦的結構和機能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和製約,例如,5歲以前,幼兒大腦任何一側的損傷都不會導致永久性的語言功能喪失,因為語言中樞可以在適宜的早期語言訓練下較快地轉移到大腦另一半球從而克服言語障礙。但如果幼兒早期經驗被剝奪,會導致中樞神經係統的發展出現減慢甚至停滯現象,從而對幼兒心理發展構成傷害。這些腦科學研究的成果,有利於幼兒教師和家長從生理角度科學理解幼兒心理發展的結果以及盡早發現幼兒可能存在的腦損傷,及早采取有效的補償性教育和訓練,使幼兒心理機能獲得代償性發展。
幼兒教師與幼兒的日常接觸較長,便於觀察和記錄幼兒的語言和行為發展的具體表現,具有發現和揭示幼兒未知心理發展影響因素的有利條件。因此幼兒教師應注重做好幼兒心理發展的觀察記錄,詳細記載幼兒語言和行為的變化,記錄當下幼兒活動的環境特征,嚐試探索幼兒一些行為變化的規律和原因,為教師創設更適合幼兒成長的環境提供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