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誼的概念
友誼是一種雙邊的、涉及情感的、平等的、相對穩定的親密關係,是兩個相互喜歡的幼兒結成的關係,是發生在兩兩幼兒之間的關係。友誼是幼兒同伴間主要的社會關係,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幼兒友誼質量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才引起人們關注的研究領域,西方研究者首先對這一領域進行了探索研究。
質量通常被用來定義某樣事物優秀的程度或等級。因此貝爾特·哈吐普(Berndt Hartup)用友誼的積極特征和消極特征的平衡來定義友誼質量。即當友誼關係的積極特征明顯高於消極特征時就被認為友誼質量高。反之,就認為友誼質量低。幼兒友誼質量是幼兒友誼關係的好壞程度。
哈吐普把友誼關係分為有朋友、朋友的一致性和友誼質量三個維度。有朋友維度可以從是否擁有朋友、擁有朋友的數量、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和朋友關係的持續時間等幾個方麵來考察。朋友的一致性即朋友之間的相似性,來源於形成朋友關係的內在和外在條件。共同的生活背景(如居住地、家庭背景、階層種族等)、相似的生理特征(如年齡、性別、長相、身高等)、相近的心理和行為特征(如能力、學識、性格、行為習慣等)都是產生朋友一致性的條件。
張文新(2002)認為,如果對友誼關係進行界定,有三個條件需要滿足:①友誼是兩個個體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的雙向關係,而非一種簡單的喜愛或依戀關係;②友誼是一種較為持久的穩定性關係;③友誼是以信任為基礎、以親密性支持為情感特征的關係。
(二)幼兒友誼的發展階段
友誼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著特殊的影響。通過與他人分享隱秘的思想和情感,幼兒和青少年能更好地認識自己和要成為怎樣的人等與自我有關的問題。幼兒友誼的發展表現在親密性、穩定性和選擇性等方麵,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友誼的特性也不斷發展變化著。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塞爾曼(Selman,1980)認為兒童友誼的發展有五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