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幼兒健康及社會教育與活動指導

第二篇 幼兒社會教育與活動指導

字體:16+-

第六章 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第一節 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

個體從出生的那一刻起,社會就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對其施加影響,期待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人。同時,兒童也在與周圍人的互動中逐漸接受與內化社會規範、道德準則和行為方式,並在自己的個性中顯現出來,這一過程被稱為兒童的社會化過程。在社會化過程中,兒童在遺傳條件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起在社會交往中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如社會性情緒、對父母親人的依戀、自我意識、性別角色、交往技能、同情心、親善行為、自我控製、同伴關係、道德情感和行為等,通過社會化過程兒童逐步習得了為特定社會所接受的價值觀和行為,成為一個具有自我意識、能夠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合格社會成員。幼兒階段是兒童社會化的關鍵時期,也是兒童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階段,此時兒童進入幼兒園,開始接受規範的教育,幼兒在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個性與社會性的良好發展是兒童的認知發展和畢生學習的有力支撐,此領域已成為幫助兒童認知自我、建構社會關係及與整個世界的關係的基礎。家庭、幼兒園和社會應共同努力,為幼兒創設溫暖關愛的家庭和集體生活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使幼兒在積極健康的人際關係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發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以此有效地引導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確立和實施科學的幼兒社會教育目標對幼兒園教師合理組織教育活動,引導幼兒個性社會性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幼兒社會教育目標的製定一方麵體現了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需求,另一方麵也要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隨著對兒童身心發展特點認識的發展以及社會要求的變化,我國對幼兒社會教育目標的闡述也在發展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