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浪漫音樂概述
1826年的巴黎,23歲的柏遼茲正在和當時莎士比亞歌劇名演員史密遜小姐熱戀著,然而,這段羅曼史卻是以悲劇告終。失戀的痛苦使這位窮音樂家陷入了絕望的深淵。這種熱情與頹唐、渴望和苦悶、幻想及懷疑、憤慨兼嘲弄的精神境界,在他自傳式的《幻想交響曲》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這部作品首演即大獲成功,成為浪漫樂派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透過這部交響曲,可以感受到當時社會脈搏的跳動,以及在當時政治趨向反動的年代,法國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趨向衰落時期的矛盾狀態。
浪漫一詞又音譯為“幻想的”、“傳奇故事的”、“有騎士精神的”等,是文藝上“古典”一詞的對稱。浪漫派音樂則是繼古典樂派後,流行於19世紀的一種西方音樂流派。在音樂上以強調主觀、情感以及更多形式上的自由為特征。這些特征雖然早在貝多芬晚期作品中,特別是鋼琴奏鳴曲中就有所顯露,但總的來講,浪漫樂派是以韋伯及舒伯特為代表的。韋伯在當時創作了歌劇《自由射手》,成為公認的浪漫派先驅;舒伯特所作的獨唱曲也在此時流行。浪漫派音樂的標誌之一是需要台詞對白或詩的歌劇,以歌曲作為分野。這在開始時絕非偶然,因為浪漫主義運動並不隻是音樂方麵,它與當時的造型藝術及文學上的美學思潮有密切的聯係。僅就音樂而言,一般可分為前期浪漫樂派與後期浪漫樂派兩個階段。
前期浪漫樂派除韋伯及舒伯特外,又在6位出生於同一十年之間的作曲家手中得到發展,這6位著名作曲家是:
1.柏遼茲(1803—1869),主要作品有:《幻想交響曲》、《匈牙利進行曲》等。
2.門德爾鬆(1809—1847),主要作品有:《蘇格蘭交響曲》、《意大利交響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