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學前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第2版)

二、幼教科研報告02

字體:16+-

2.教師讓孩子們照掛圖畫一輛汽車。孩子們興致勃勃地畫起來。教師把B.伊戈爾畫得不大好的畫給大家看,很多人笑起來。B.尤利亞說:“這像一隻大象。”T.卡佳說:“這哪是汽車,是房子,不像汽車。”然後又議論起實驗員的畫,說出自己的看法。M.瑪麗娜(4歲3個月)第一個指出畫中的新東西:冷卻管在流水(“水流下來了”),然後自己又給汽車加上了前燈。T.卡佳(4歲5個月)在汽車車廂裏畫滿小圓圈兒,說:“我的汽車裏裝著土豆。”隨後,幾乎所有孩子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畫了太陽。”“我畫了天和雲。”“我畫的是晚上,好讓燈在黑夜裏發光。”“我畫的是臥車,裏麵有床和桌子。”

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兒童在作業中加進的自發創造性成分,是由於實驗班上熱烈、積極的情緒氣氛,有機地產生的。這些活潑的氣氛與嚴肅的活動相結合,促進了即興創作內容的產生。可以假設,在利他主義交往條件下,這一年齡的多數兒童潛在創造性和天資可以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

統計資料初測和複測結果的比較請見表3和表4(差異顯著性采用了t檢測)。

表3 實驗組兒童初測與複測結果的比較

表4 控製組兒童初測與複測結果的比較

表3和表4說明,在對不依賴性進行教育培養之後,兩個實驗班的所有四項指標都有顯著增長。控製組的不依賴性指標卻普遍有所降低(小班KBB——P<0.05,其餘不顯著)。

兒童對課業的積極性(糾正同齡夥伴和成人的動作)與上述四項指標的等級相關係數見表5。

表5 兒童對課業的積極性與訓練後不依賴性變化之間的相關

續表

表5說明,各項相關係數或者無意義,或者為負相關。這證實了我們的觀察,即從頭至尾始終積極地糾正同伴和成人行動的兒童,在初測、複測中表現出較高水平的不依賴性。反之,K係數值較高的兒童在多數課業中是消極的,直到第五階段才積極起來。也正是這些人在不依賴性方麵發生了顯著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