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不同於文學藝術,它以自然界為認識的範疇與對象,以基礎實證的探究為基本認識方式,其所獲得的認識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又具有一定的變化性。
1.客觀而基於實證
科學是人類對物質和自然現象的描述,這種描述的主要特征是客觀性,其主幹常常是建立在直覺和假設之上的推理,而科學實驗則是其最好的證明。
自古以來,人類就在大自然中進化、生存和發展。人們對自身生命的奧秘,以及絢麗多彩而又複雜多變的自然界,不斷地進行著探索,不斷地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著解釋,包括詩歌、繪畫、舞蹈等藝術形式以及哲學、宗教和各種假說等。但是,科學的解釋與其他形式不同。科學的語言是基於實證的,有推理和經過歸納的,力求用定量而簡明樸素的語言來描述事實,表達概念和規律。
自古以來人類(包括孩子)麵對紛繁的世界和生命的種種奇跡提出的問題有著各種各樣的答案。在詩歌、宗教、哲學和藝術之外,科學發揮著它樸素而偉大的作用。
科學的樸素在於它忠實地提供了有關自然現象的答案和描述,它容不得半點臆想和誇張;科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作為物質世界的鏡子,放射出巨大的光芒,使人類和宇宙對話,科學還意味著嚴謹和寬容。
科學的漫長發展中伴隨著語言的產生,人們給物質和自然命名(賦予“雨”“花崗岩”“雲雀”等最初的含義),並使用動詞表述它們的動作。說“雲雀睡覺了”這就涉及了一點科學,因為它是對客觀世界的忠實描述,沒有任何的篡改和發揮。它回答了一個關於雲雀的基本問題。[18]
2.變化與相對性
無限的客觀世界是複雜的,而且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的。我們人類主觀的認識能力與之相比,是十分有限的,人類對客觀真理的探究總是不斷地在曲折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