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論上說,家長的教育觀念包括對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終身教育等方麵的各種看法。但是,如果從家長與孩子、家庭與社會的關係來說,家長教育觀念中的主要部分應該是家庭教育觀,再具體一些說,主要就是家長的兒童教育觀,與之有密切關聯的主要有家長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成才觀。
(一)家長的兒童觀
兒童觀就是社會看待兒童和對待兒童的觀念的總和。具體地說,是指社會和個人對兒童的看法和對兒童的社會定位。社會的兒童觀影響個人兒童觀的形成,但不能決定個人的兒童觀。個人的兒童觀是社會兒童觀的反映,但是存在著個別差異性。家長的兒童觀是既有社會性反映又有個別差異性的兒童觀。
從社會視角分析,兒童觀是兒童教育觀與組織觀的基礎,對兒童教育與兒童組織工作具有決定的主導作用。可以說,有什麽樣的兒童觀就有什麽樣的教育觀。從家庭方麵說,家長的兒童觀是如何實施家庭教育的基礎,它主導著家庭教育的定位和方向。
中國傳統的兒童觀,主要是把兒童當作弱小的保護對象,當作國家和家庭的財富,是傳宗接代、光宗耀祖的工具,是國家未來兵力和勞動力的來源,是一種家本位、國本位的兒童觀。這種帶有強烈工具主義烙印的兒童觀,很少把兒童當作具有積極、主動權利的行為主體,這種觀點嚴重地損害了兒童的正當權益。
社會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樹立現代的、科學的兒童觀,為此社會和家長都必須明確三點:其一,兒童首先是一個自然的存在。作為生命個體,兒童應具有獨立性、個體性和完整性,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不是成人社會的附屬物。其二,兒童也是一種社會存在。由於兒童的存在,社會才得以延續和發展,社會生活才更加絢麗多彩。兒童作為一種社會存在,一方麵應該享受相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另一方麵當他們需要一種有利於其成長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時,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盡可能地提供給他們。其三,兒童還是一種精神存在。兒童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其豐富的情感、獨立的人格和獨特的個性,成人社會必須尊重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且給予精神的撫慰。